过年团圆最重要,因为平时难团圆

过年对于当今的中国人来说,最重大的意义就是团圆,这也是过年依旧还有生命力,依旧还有重要影响力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过年最重要的是团圆,就是因为平时难团圆,要是平时一家人都在一起,天天都能见到,过年团不团圆也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可能会由于长时间在一起,家庭成员间积累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反而希望能有个节日可以不待在一起的好。

在以前,团圆并不是春节最大最重要的主题,因为以前人口流动小,大多数人都在家乡生产生活,既然没有离家,也就不存在什么团圆问题了。在改革开放之后,一大批农民工背井离乡,到城里面打工,往往一年到头才能回家一次,这才出现了团圆的问题,春运也随之产生,过年才显得那么重要。

而之所以农民工要进城打工,都是因为被生活所迫,他们进城也只是打工挣钱,很难在城里定居下来,自然也无法把家安在城里,平时也就不能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只有等到过年才有机会回到家乡和家人团圆。

如果农民能在农村有足够的收入,也不用背井离乡,到城里去打工挣钱了,这样过年的时候就不存在团圆的问题了。如果农民工能在城市里安家,能把家人都接到城市里一起生活,也不会存在团圆的问题,过年就不用回老家,也就不会有大规模的春运了。

只可惜农民在老家挣不了多少钱,只能进城打工,而进城后又很难在城里安家,因为收入太低,房价太高,于是就只能和家人长年分隔两地,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一次家和家人团圆。这样一来,回家过年自然就非常重要了。

正是因为农民工面临这样两难的处境,所以过年才和回家,才和团圆联系到了一起,而这只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事物,是时代的产物,并不是什么自古以来就如此。正是因为平时难团圆,所以唯一能团圆的过年才显得那么珍贵。虽然团圆是美好的事情,但是这样的团圆并不值得夸耀,也并不令人感动,反而应该让人深思,为什么农民一定要背井离乡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不能留在家乡满足自己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什么农民又很难在城市立足,无法和家人一起安居乐业?

当然,情况也在发生变化,以前的农民工都是孤身在外打工,妻儿老小都在老家,这是最极端的情况。随着条件的改善,很多农民工是夫妻一起外出打工,把老人孩子留在老家。再到后来,一部分农民工挣了些钱,再背上一些房贷,终于能在城里买房了,又把孩子接到城里,老家就只剩老人了。老人往往在农村生活习惯了,不喜欢城市生活,到城里来也没事干,于是就独自留在农村。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是小家庭实现了团圆,大家庭并没有团圆,因此到了过年,很多人还是要回家过年。

等到老一辈人都去世了,回家过年就将不再是主流了,也不存在团圆的问题了。到那个时候,过年的重要性也会大大减弱,直至蜕变为一个普通的节日,甚至退出历史舞台。随着中国逐渐走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过年的重要性本来就在逐渐降低,要不是农民工这一群体对于团圆的需求,过年就更没有那么重要了。

很多人都感慨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这没什么好遗憾的,因为这是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过年本来就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民生活贫苦,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自然就对过年很期待,也就感到很有年味了,而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每天都像过年一样,那么过年自然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对于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在城市里生活的年轻人来说,过年确实不再有吸引力了,很多人也都对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非常陌生,因为这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而且还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扰,比如说走亲戚的问题。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也会随之改变,在中国彻底实现现代化之后,尤其是农村实现现代化之后,过年恐怕就只有进入博物馆了。即使人们还要继续过年,也和以前的过年完全不同了。

2022年1月30日

发布者

无术不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