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明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包袱

上下五千年是从时间上对中华文明的高度概括,上下是从公元纪年的角度来说的,由于公元纪年至今只有两千多年,而中华文明史远不止两千年,因此公元纪年之前的历史就只有用公元前来表示了,上下也就是公元前后的意思。公元纪年是舶来品,无法契合中国的历史,所以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说法。抛开公元纪年,不用上下的提法,中国有明确记载并且可考的历史也确实有五千年左右,而且还有可能更长。

仅从时间跨度上来说,中华文明就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伟大文明,虽然在中华文明出现之前,世界上就已经有了其他的文明,比中华文明出现得更早,但是全世界所有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断绝,这就说明中华文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否则就会和其他古代文明一样,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当然,中华文明也面临过很多危机,尤其是在近代以来,但中华文明还是顽强地延续了下来,并且有望实现伟大复兴,这就说明中华文明确实是有过人之处的,是全体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骄傲。

不只是在时间跨度上占有优势,并且从没有断绝过,在具体内容上,中华文明也是十分灿烂辉煌的,是人类古代文明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整个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长期代表了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直到近代以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之后才开始衰落。

虽然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的骄傲,但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较量中一败涂地,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一度将所有中国人压得抬不起头来,在西方侵略者面前丧失了自信心。中华文明从此也成为了中国人肩上沉重的包袱,很多中国人甚至还试图甩掉这个包袱,向西方国家靠拢,全盘西化,彻底放弃中华文明。尽管中华文明最终还是延续了下来,但是面对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中国人直到现在还是不能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以中华文明为荣为傲,反而崇洋媚外,看不起中华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以至于自我否定,失去了自我。

对于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待,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既要看到好处,也要看到坏处,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对于中华文明当然也是如此。由于中华文明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败下阵来,被西方资本主义打趴下了,所以对中华文明当然是以否定为主,肯定为次。也就是说,我们整体上对中华文明要持否定态度,因为中华文明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明,是阶级剥削的产物,是在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基础上产生的,不仅远远落后于现在的社会主义时代,也落后于资本主义时代,对于落后于时代的事物,当然要持否定态度,如果持肯定的态度,就意味着中华文明还是应该坚持的,意味着中国应该回到封建时代,这当然是不对的。

而且,正是由于以封建思想为主的中华文明的束缚,中国社会才长期停留在封建时代,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的禁锢,以至于不能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被严重制约和束缚,导致中国在资本主义时代大幅落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时不堪一击,遭遇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差一点就亡国灭种,中华文明也差点像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应该在整体上对中华文明持否定态度。

正所谓物极必反,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表现。中华文明在封建时代有多么灿烂辉煌,多么了不起,在资本主义时代就有多么黯淡无光,多么不起眼。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深重灾难,就是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对自身的反噬和自我否定。这句话同样也可以套用在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身上,他们在资本主义时代无比辉煌,所向无敌,但到了社会主义时代,他们也会像当初的中国一样不堪一击,他们无比辉煌的成就也会反噬自身,走向自我否定,这是谁都逃不掉的客观历史规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就更不能效仿西方国家,搞全盘西化,而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只有对中华文明持否定态度,我们才能卸掉肩上沉重的历史包袱,摆脱一切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轻装上阵,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人,而不是变成封建社会的遗老遗少。也只有甩掉了历史包袱,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中华文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批判的基础上真正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以五千年中华文明为荣为傲。如果不加批判,一股脑地把封建糟粕也继承了下来,那就谈不上什么骄傲、自豪和自信了,反而会自取其辱,惹人耻笑。

所以,对于中华文明,必须要旗帜鲜明地持否定态度,主要是进行批判,而不是支持和拥护。当然,在否定的基础上,也要对中华文明有所肯定,要批判地继承一切有益的东西,而不是全盘否定,否则就和全盘西化没什么区别了。全盘否定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就将失去文化根脉和民族传承,成为孤魂野鬼,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出现,以及出于对全盘西化的排斥和否定,中国社会又逐渐向传统文化靠拢,出现了回归传统文化的趋势。随着中国逐渐强大起来,中国人的民族自信也越来越强,一些崇洋媚外,支持全盘西化的观点已经失去了市场,这当然是好事,但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强,于是回归传统文化的观点又获得了很大的市场,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这显然不是一种好的现象。

中国在近代以来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中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而新中国建国以来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工业化,并且朝着现代化快速前进,主要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实现的,而不是依靠传统文化取得的。因此,我们不仅不能把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归功于传统文化,而且应该坚决地反对回归传统文化,避免重蹈近代以来差点亡国灭种的覆辙,即使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必须在批判的基础上来继承。

事实上,中国现在的传统文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而且是越来越多了。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人一度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基本上甩掉了这个历史包袱,迎来了新生,但是现在中国人又开始回归传统文化,又主动把这个包袱背在肩上,这完全是逆历史潮流的。我们应该彻底甩掉传统文化这个包袱,轻装上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来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在批判的基础上来继承传统文化,剔除一切糟粕,让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也让中国人能真正把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当作骄傲,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不是不加分析和批判,又一股脑地把传统文化这个包袱背起来,重重地压在中国人的肩上,让中国人又不能挺直腰杆。

虽然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也确实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应该坚决抵制全盘西化,但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回归传统文化,当然更不是全盘西化。在排除了全盘西化这条错误的道路之后,我们不应该又走到回归传统文化这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来,而是应该坚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即坚持独立自主,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

当然,排斥和否定全盘西化以及回归传统文化这两条错误的道路,并不等同于排斥和否定西方国家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应该坚持西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合理吸收西方国家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东西,同时也要仔细分辨和坚决抛弃一切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害的东西,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2022年7月3日

一切文艺作品本质上都是对作者所处时代的反映

存在决定意识,艺术则来源于生活实践,而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生活实践,因此文艺作品都是具有时代性的。作者也都是生活在具体时代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具体时代的影响,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时代而存在,因此这些方方面面的影响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作品中,即使是表现过去或者未来的作品,本质上也还是对作者个人所处时代的反映。也就是说,决定作品时代性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而不是作品中的时代,因此一切文艺作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作者所处时代的反映。

以作者所处时代为时代背景的文艺作品自不必多说,当然反映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而即使是以过去为时代背景的文艺作品,主要反映的也还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虽然这些作品是以某个历史时期为时代背景,而不是作者所处的时代为背景,但作品是由作者创作出来的,因此必然要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而作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就是在他所处的时代中形成的,所以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必然是和作者所处时代紧密相关的,因而实际上反映的就是作者所处的时代,只不过是披着历史的外衣,以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表现出来而已,内里实际上还是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当然主要是作者个人或者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不能完全代表整个时代。

以未来为时代背景的文艺作品就更是如此了,谁都没有经历过未来,因此以未来为时代背景的作品大都是基于想象而创作出来的,但想象也不能脱离实际而存在,一切想象都是以现实存在为依据的,就好比人们在想象外星人的时候,始终还是照着地球上的人的形象来展开想象的,基本上都有头和四肢,也有相应的五官,只不过是多了一点或者少了一点什么,虽然看起来和地球上的人有所不同,但实际上还是大同小异的。以未来为时代背景的文艺作品实际上也主要是以作者所处的时代为出发点来进行想象的,只不过向前推进了一些,因为时代总是在发展,在前进,未来从总体上来说应该要比现在更发达,更先进,但无论如何还是脱不去作者所处时代的影子。因此,以未来为时代背景的文艺作品,主要反映的其实也还是作者所处的时代,只不过是以未来为名义,以想象为手段,来表现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看法和观点,当然其中也包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综上所述,无论是以过去为时代背景,还是以未来为时代背景,以及以现在为时代背景的文艺作品,总的来说其实都是对作者所处时代的反映,这就也是存在决定意识,以及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唯物论的具体表现。因此就可以说,一切文艺作品本质上都是对作者所处时代的反映。由于决定文艺作品时代性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而不是作品中的时代,那么当我们讨论文艺作品的时代性时,主要考虑的应该就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而不是作品中的时代,尤其在当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作品中的时代不一致的情况下,这主要指的就是以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为代表的文艺作品。

从这一角度出发,只有以作者所处时代为时代背景的文艺作品,才能用来研究相应的时代,如果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中的时代不是作者所处的时代,那么就不能用来研究作品中对应的时代,只能用来研究作者所处的时代。比如说成书于封建时代的《红楼梦》,对于封建时代的反映就比较真实可信,可以用来研究封建社会,当然主要是清朝的封建社会。必须要指出的是,虽然《红楼梦》没有具体点明时代背景,但很显然是以曹雪芹个人所处的时代(也就是清朝)为背景来写的,只是为了避讳和现实麻烦,采取了隐喻和借代等手法而已,这也是封建时代文人常用的手法。

《红楼梦》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生活,而曹雪芹也是封建时代的人,因此《红楼梦》就可以用来研究封建时代,而《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虽然也都是成书于封建时代,但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作品中的时代有出入,这三大名著都成书于明朝,而作品中的时代背景却分别为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唐朝和宋朝,因此这三大名著更适合用来研究明朝的社会生活,而不太适宜用来研究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唐朝和宋朝的社会生活。当然,由于《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改编而来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来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但可信度毕竟是有限的,不能完整准确地表现三国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至于现代人创作的以古代社会为背景的作品,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还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而并不是古代,因此就不能完全用来研究古代社会。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虽然都是以古代社会为背景,但反映的也主要是他个人所处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金庸也没有真正经历过封建社会,因此他写出来的古代社会也不能当作真实历史来看待,只能用来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同样,现代人写的历史小说,主要反映的还是现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不能简单地当作古代社会来参考。古装影视剧也是一样,虽然里面的人物都穿着古人的衣服,甚至说着古人的语言,但反映的其实还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就不能把影视剧当作历史,也不能用影视剧来代表历史,而且很多古装影视剧制作都比较粗糙,不够严谨,就更不能当作真实历史来参考了,即使是一些比较写实,具有高度还原性的古装影视剧,也很难完全摆脱所处时代的印记。最关键的是,现代人都没有真正经历过古代社会生活,因此也就很难真正复刻古代社会了。何况文艺作品还有艺术加工的成分,因此就更不能把文艺作品当作真实历史来看待。然而,由于大家对古代社会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有不少人都把古装影视剧视为真实历史,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和负面影响,导致人们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出现重大误差,不能对古代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而也不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误以为古代社会比现代社会还更好。

简单说来,什么时代出现的作品,主要反映的还是什么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而不是作品中对应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只有以作者所处时代为背景的作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应时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就不能把现代人写的历史小说当作历史,即使要当成历史,也只能当作当代历史,只能用来研究当代历史,而不能用来研究古代历史。而且文艺作品本来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即使是现实主义作品,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也不能完全当成历史。

作者写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往往都是对现实社会生活有感而发,是借古喻今,甚至是以古讽今。即使作者主观上并没有借古喻今或以古讽今,只是想要写一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但是由于作者受到时代的影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都和古代社会不同,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必然也是和个人所处时代紧密相关的。几乎没有人能完全摆脱所处时代的影响,现代人即使用文言文来写古代社会也和古人的文言文存在本质区别,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同样,一些作者以未来为题材进行创作,往往也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对现实生活有一些感想,甚至是不满,但又因为种种原因无力改变,所以就希望未来社会能变得更好,更完美。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还是作者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都和作者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而和未来没有多大关系,而且未来社会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具体是什么样的,现在几乎也没有人知道。

由于决定作品时代性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而不是作品中的时代,因此一切文艺作品本质上都是对作者所处时代的反映,所以鉴赏文艺作品主要也是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而不是作品中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文艺作品的时代性。也只有正确把握文艺作品的时代性,才能正确解读文艺作品要表达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观念,以免误入歧途,出现误读和误解,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创作本意,也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022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