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导语:通俗地讲,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就是:任何事物都会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因此要掌握好唯物辩证法其实很简单,反其道而行之就行了。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论是一种观点,是一种关于世界本质的观点,主要是辩证法和唯物论两方面。辩证法是指要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一切问题,因为世间万物都是永恒发展和普遍联系的,如果静止和孤立地看待问题,就会违背客观实际,就会犯错。唯物论则是指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存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而不是意识的,意识只是物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所以一切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能依赖主观空想。辩证法和唯物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有机结合起来就是辩证唯物论。

和辩证唯物论相对应的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一种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的办法。因为辩证唯物论正确地反映了世界的本质,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用唯物辩证法就能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唯物辩证法也就是科学的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一个解决的“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或者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一生,无外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件事,要改造世界就必须先认识世界,而要认识世界就必须在改造世界中去认识。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也就是矛盾。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内部都存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双方是互相矛盾的,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事物不断发展。如果没有矛盾,事物就将失去发展的动力,就会走向灭亡。

由于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这样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就会在矛盾的推动下不断产生量变,量变的积累最终会导致质变,当量变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后,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而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也就是从肯定走向否定。在矛盾的推动下,事物还会继续发展,继续产生量变,最后又会在某个临界点产生质变,再次走向自己的对立面。经过两次走向对立面的质变之后,事物不会变回原样,而是会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也就是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

任何事物都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螺旋式上升是指,从平面上来看,事物转了一圈之后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立体地看却并没有,而是到了原点的上方;波浪式前进是指,从纵向来看,事物经过一个周期的发展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但从横行向来看却并没有,而是走到前面去了。事实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状态,只会在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中达到更高级的状态。

在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中,事物会不断走向背面和低谷,这个过程也是上升和前进的过程,而不是下降和倒退。在达到背面和最低谷时,事物就发生了质变,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也就是肯定到否定的过程。然后,事物就会开始向正面和高峰发展,直到达到正面和最高峰,完成新的质变,这就是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完整周期,在一个周期完成后,事物又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直到矛盾消失,事物也就灭亡了。

福祸相依就是典型的例子,福与祸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福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祸,祸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成福。福祸相互转化的典型例子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塞翁来说,丢失了马是祸不是福,但是马又带回了胡马,于是祸就变成了福。得到胡马是福不是祸,但塞翁的儿子因为骑马摔断了腿,于是福又变成了祸。儿子摔断腿是祸不是福,但是因为摔断了腿,没法参军打仗,塞翁的儿子因此躲过了战祸,保住了性命,于是祸又变成了福。对于塞翁来说,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福与祸都是暂时的,都在不断向对方转化。

由于事物在矛盾的推动下不断由一个对立面向另一个对立面转化,因此可以说:任何事物都是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的,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物极必反。既然任何事物都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那么我们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对着干就行了。比如说古语云:居安思危,就是说我们处在安定的环境时,不要放松警惕,而要想到可能会有危险出现。安与危是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安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危,危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安,如果我们能居安思危的话,即使不能阻止安转化成危,但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我们也能合理应对,把危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尽快完成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尽快转危为安。

另外,我们在反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也只有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目的。比如说我们要反对原子弹,就应该去造原子弹,而不是对原子弹避之唯恐不及。因为当我们拥有原子弹之后,敌人的原子弹就失去威慑作用了,大不了就是同归于尽,敌人就不敢轻易使用原子弹了,这样就达到反对原子弹的目的了。如果我们因为反对原子弹,而不去造原子弹,那么敌人就有恃无恐,会用原子弹来恐吓我们,甚至他们就敢真的投放原子弹,这就起不到反对原子弹的作用了。

同样,我们在不希望别人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最好的方法不是禁止别人做,这样反而会激发人们的逆反心理,不让他做什么,他就偏偏要做什么。比如说很多父母都担心孩子早恋,所以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要禁止孩子早恋,但是父母越是禁止,很多孩子就偏偏越是要早恋。对待孩子早恋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早恋反对早恋,父母们可以鼓励孩子去早恋,让他们了解一下谈恋爱是怎么回事,消除神秘感,这样一来,很多孩子可能就对早恋没什么兴趣了。很多孩子之所以早恋,都是因为觉得很神秘,想要一探究竟,而且父母长辈都禁止早恋,他们就更感兴趣了。只有让孩子知道早恋是怎么一回事,打破神秘感,他们才不会对早恋趋之若鹜。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早恋,就是怕影响学习和成长,甚至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只要能让孩子正确认识早恋,不要影响到学习和成长,不要做一些出格的事,即使孩子早恋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进入青春期之后,早恋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孩子的正当权利,而且如果孩子真的要早恋的话,父母也是不可能完全禁止住的,所以说堵不如疏,与其严格禁止孩子早恋,还不如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即使早恋了,也不会影响学习和成长,更不会做出格的事情。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孩子早恋又有什么影响呢?如果早恋没有带来负面影响,反而让孩子成为了一个有爱心,更成熟的人,家长们为什么还要反对早恋呢?所以,用早恋来反对早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才能消除早恋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叫作反其道而行之。

还有一种说法叫作大智如愚,大巧若拙,意思就是真正聪明的人反而看起来很愚笨,真正灵巧的人反而看起来很笨拙,这也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人如果太聪明了就会太出风头,就容易遭人妒忌,甚至被人针对,所以真正聪明的人,都会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聪明,甚至显得有些笨,这样就不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反而能保护自己。所以,越是真正聪明的人,反而会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看起来很笨,而不是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却很笨,给自己带来麻烦。

三十六计的很多计谋其实就充满辩证法,也符合反其道而行之的原则,比如说以逸待劳、以退为进、欲擒故纵、声东击西、远交近攻、围魏救赵、反客为主等等,正是因为这些计谋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是符合客观世界本质的,所以使用这些计谋往往就能打胜仗。

虽然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但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应该反其道而行之,都应该对着干,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事物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有两种,一种是从好的一面走向坏的一面,一种是从坏的一面走向好的一面,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肯定是喜欢好的一面,而不是坏的一面,因此当事物从坏的一面走向好的一面时,我们就不应该再反其道而行之了。只有当量变完成,产生质变之后,也就是坏的一面变成好的一面,又开始向坏的一面转变之后,我们才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不然好的一面就会渐渐变成坏的一面,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一旦质变完成,也就是从坏的一面变成好的一面之后,好的一面又会立马向坏的一面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好时机,在恰当的时机反其道而行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世界是唯物辩证的,所以我们也只有用唯物辩证的方法,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尽量做到如愿以偿,而不是事与愿违。而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就是矛盾,矛盾导致事物总是要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因此我们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就能正确掌控事物的发展过程,让事物总是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2022年3月17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很多人以为救别人的命就是做大善事。在别人遭遇危险的时候救了别人的命,这的确算得上是大善事,但是当别人自杀的时候,救人一命就不一定是大善事了。

之所以当别人遭遇危险的时候,救人一命是大善事,是因为别人还想活着,救了他的命,当然就是好事一件,被救的人也会非常感谢。但是当别人想自杀的时候,人家就是不想活了,救人一命就不一定是件好事了,因为违背了当事人的意愿。如果有人违背了你的意愿,你会觉得这个人是在做好事吗?即使他是好心的,但好心也有可能办坏事,好心和好事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当然,如果有人只是一时冲动而自杀,或者只是想用自杀来威胁别人,并不是真的想自杀,那么救人一命也是好事。因为当事人并不是真的想死,救他的命并不违背他的真实意愿。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想死,有人还是一定要救的话,那就不是行善,而更像是在作恶了。所以,到底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不取决于自己的想法,而是取决于当事人的想法,好心办坏事,往往也得不到认可。

不过,一个人若是真的想死的话,自杀的时候是不会让人发现的,免得有人来阻止。很多在大庭广众前自杀的人,往往都不是真正想自杀的人,只是遇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时冲动想不开,或者想用自杀来威胁别人。

那些在大庭广众前自杀的人,大概率都不是真正想自杀的人,人们看见了也不可能不救。而那些真正想自杀的人,都会偷偷自杀,不会让人发现,大家想救也是救不了的。也就是说,一个健康而自由的人真正想死的话,最终决定权还是他自己手上。自杀的人并不一定都想死,自杀有时候只是谈判手段和筹码。

在很多人看来,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才普遍认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实不然,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是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说尊严、自由、荣誉等等,所以这些人就有可能为了尊严、自由、荣誉等等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再去救他们的命就不是胜造七级浮屠了。

比如说一个奴隶,从来没有人身自由,只能辛辛苦苦为主人工作,动不动就会被主人打骂,连基本的生存都可能无法保障,如果有一天他醒悟了,觉得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但他又没有办法反抗,解放自己,只能选择自杀,但是他的主人不愿意少了一个奴隶,不让他自杀,要救他一命,这是在做好事吗?胜造七级浮屠吗?

再比如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被敌人俘虏了,敌人要他投降,但他有气节,不愿意当叛徒,一心求死,这个时候敌人一定要救他一命,逼他当叛徒,这是在做好事吗?胜造七级浮屠吗?

所以,救人一命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就胜造七级浮屠。对于有的人来说,人生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他们会为了这些东西而放弃生命,如果这个时候还要救他们的话,就不是帮他们,而是害他们了,而且即使能救得了他们的命,也救不了他们的人生。

当然,大家都是默认生命很重要的,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也不会轻易寻死,所以大家看到有人自杀,肯定都会尽力施救,不会视而不见,见死不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看到有人自杀而没能救下来到话,内心也会很自责,即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而且,旁人往往也不知道自杀的人为什么要自杀,万一只是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一时想不开,这样的自杀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该救还是要救的,因为人的生命一旦失去,就再也找回不来了。

正常人是不会自杀的,大部分自杀的人,往往都是因为遇到了各种各样无法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是得了绝症生不如死,有可能是感情受挫痛不欲生,有可能是事业失败债务缠身。总之,一个人肯定是遇到了什么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才会自杀,所以要真正救他们,不只是要救他们的命,更要救他们的人生,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如果问题依旧解决不了的话,他们最终还是会走上绝路的。只有彻底打消他们自杀的念头,才叫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只是救了他们一次,结果他们最终还是自杀了,那也算不得胜造七级浮屠了。

要想真正做到胜造七级浮屠,就不能只是在自杀的时候去救别人,而是要尽力做到不让任何一个人选择自杀。正常人都是想活着的,没人会无缘无故选择自杀,只有活不下去了,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才会选择自杀。如果一个社会有太多的人自杀,那么肯定是这个社会出现了问题,让人活不下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光是救人一命是不够的,而必须要对社会进行改造,让人能够活下去,这才是真正的胜造七级浮屠。

如果只是在别人自杀的时候再来施救,甚至还要怪罪这些选择自杀的人浪费公共资源,把施救的民警和消防员置于险境,这就是本末倒置了,只不过是为了转移矛盾,不敢承认真正的问题所在罢了。

202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