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彩礼是经济问题,根源是供需失衡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结婚时都避不开彩礼,只是在数目上有一些差异。中国社会仍旧是一个人情社会,在很多时候都要面对送礼的问题,婚姻中更是如此。彩礼和婚姻密切相关,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婚姻制度本来也就是一种经济制度。彩礼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礼节,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这种礼节就有些不适应了,出现了种种问题。

从市场价格理论的角度来看,彩礼能存在,是因为一部分人有需求,另一部分人有供给,双方都有意愿达成交易。如果只有供应,没有需求的话,那么彩礼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在婚恋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女方拥有议价权,就可以要求男方提供更多的彩礼,男方为了结婚,也不得不接受。由于供不应求,彩礼也就水涨船高了,直到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出现天价彩礼。

婚恋市场之所以会供需失衡,最主要就是因为性别比例出现了问题,因为男多女少,所以女方就更有议价权。而性别比例之所以会失衡,又主要是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本来正常情况下,男女出生比例是一比一,但是由于重男轻女,很多女孩生下来了,但是根本长不大,所以成年女性人数就大大少于成年男性人数,性别比例也就失调了。

重男轻女虽然是不对的,但是在现实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男性在生存竞争中具有优势,所以生男孩对整个家族利益至关重要,再加上女性在传统社会中,迟早要嫁到别人家里去,成为夫家的人,所以她们在父母眼中就是“赔钱货”,那么重男轻女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性别比例失衡之外,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也是天价彩礼存在的社会基础。大量农村女性都想嫁到城市去,因为城市的条件比农村更好,这样一来,农村的男性就会进一步面临供需失衡的局面,那么就不得不花更多的彩礼才能结婚了。

另外,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得一部分先富的人,很轻松就能支付得起彩礼,他们在婚恋中就很有优势。由于这部分人给得起彩礼,把市场价格拉了上去,就逼得其他人不得不砸锅卖铁也要支付天价彩礼,否则就找不到老婆,结不了婚。

要解决天价彩礼的问题,关键还是要解决供需失衡的问题,要么增加供应,要么减少需求。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增加供给,就只能减少需求了,那就是一部分人给不起天价彩礼,不得不打光棍,或者有部分男性主动退出婚恋市场。只要增加供给,减少需求,价格就会稳定在正常的水平,如果供大于求的话,那么价格还会不断走低。

增加供应也有一些办法,比如在国外去找对象,或者慢慢等性别比例逐渐恢复。在天价彩礼的影响下,再加上重男轻女观念的淡化,大部分新父母都会更喜欢生女儿,即“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为女儿是“招商银行”,儿子是“建设银行”,未来要付出的代价相差很多。这样一来,性别比例就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背后发挥作用。只要性别比例恢复正常了,供需失衡的现象就会消失,天价彩礼也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

另外,若是有一天婚姻制度不复存在了,婚恋市场没有了,那么彩礼也就不存在了。

2021年12月25日

内卷不是因为文化传统,是因为被剥削了

东亚三国内卷成风,生育率低迷,根源不在于文化因素,不是所谓的儒家传统文化导致的,而是在东西方文明的竞争中落败造成的。也就是说,如果东亚三国在东西方文明的直接交锋中胜利了,那么现在内卷的就该是欧美了,东亚三国就会变成真正的发达国家,而欧美国家则会成为发展中国家。当然,东亚文明在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中落败,和儒家传统文化的腐朽落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有关系的。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定律,所以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源都在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上,而不是什么文化因素。用文化传统来解释内卷,无非就是要打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让中国放弃自己的正确道路,全盘西化,做欧美国家的附庸,继续被他们剥削。当然,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文化已经过时,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地继承,而不是全盘继承。

之所以会出现内卷,就是发展碰到天花板了,没有太多进步空间了。蛋糕做不大了,分起来就麻烦了,大家都想要更多蛋糕,那就只能恶性竞争,疯狂内卷了。你不卷,本该属于你的那一份就被别人卷走了,所以不卷是不行的。如果在内卷中占了上风,就可以卷走别人的蛋糕,那自己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至于那些没分到蛋糕的人,就只能怪自己卷得不够努力,或者运气不好了。

而之所以蛋糕做不大了,是因为上面有欧美发达国家压着,欧美国家凭借先发优势,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可以靠资本和科技优势吸其他国家的血,他们就好比是地主老财,中国就好比是长工,地主老财怎么可能让长工也变成地主老财呢?没有长工,地主老财剥削谁呢?有人说,大家可以一起当地主老财,但要是大家都变成了地主老财,那大家就都不是地主老财,都变成长工了,地主老财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所以,欧美国家想尽办法都要阻止中国发展,不让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变成发达国家,去分他们的蛋糕。如果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了,那欧美国家就不再是发达国家了。欧美国家之所以是发达国家,是因为有发展中国家存在。也正是因为有欧美发达国家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无法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

并不是说欧美国家已经是发达国家了,所以就不用发展了,而是因为有一大堆发展中国家在,尤其是中国在,他们就可以躺着吸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血,发不发展也就所谓了。只要发展中国家一直发展,就等同于发达国家在发展,因为他们就是发展中国家身上的蛀虫。

要打破内卷,关键就是要实现产业升级,打破欧美发达国家的垄断,继续把蛋糕做大,有更多的蛋糕可以分,大家就没必要展开恶性竞争,疯狂内卷了。虽然日本和韩国早在中国之前就已经发展起来,并且跻身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是日本和韩国都不是正常的国家,因为他们的国土上都驻扎有美军。一个国家被别的国家驻军,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没有真正的主权,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国家,日本和韩国都是这样的。

日本和韩国之所以能发展起来,成为发达国家,一方面是他们自己足够努力,抓住了时机,但最根本的还是美国的扶持,是美国让他们发展了起来。美国能让日本和韩国发展起来,就能遏制他们的发展,所以日本和韩国最终还是逃不掉内卷的命运,生育率非常低迷,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而由于发展受到了遏制,日本和韩国也就成了没有未来的国家,生育率低迷就是日本和韩国没有未来的最大特征。

中国和日本以及韩国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拥有绝对的主权,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当然,中国还没有完全统一,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但这和日本以及韩国是完全不同性质的。

中国现在也进入了内卷阶段,生育率也非常低迷,但中国并不是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充满希望,充满未来,中国现在越来越强大,有实力突破欧美的围堵,实现产业升级。而一旦实现了产业升级,中国人民就不用再疯狂内卷了,就能过上发达国家人民过的好日子了。当然,这样一来,欧美国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2021年12月24日

进化没有目的,只有结果

对于大自然来说,生物的繁殖是没有意义的,大自然本身也不需要什么意义,只有人类这种有思维,有意识的生物才会去追求所谓的意义,而且人类不仅自己要寻找意义,还要给大自然强加上意义,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这其实就是唯心主义。

大自然不是人类,是没有意识,没有思维能力的。大自然不会像人类一样做事要考虑利害关系,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大自然只会遵循自然规律而发展变化。如果把大自然当作人类,以拟人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只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

人类自以为是大自然的主宰,大自然离不开人类,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罢了。不管有没有人类,大自然都会按照自然规律发展,不会因为没有人类就怎么样了,而且人类也没有能力改变自然规律,反过来还时时处处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话,往往就会吃亏。

人类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认为繁衍是很有意义的,是非常伟大的,实际上繁衍是并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过就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大自然有意而为之的,大自然本来也是没有意识的,没有意识又何谈有意为之?跳出社会来看,人类的繁衍和其他物种的繁衍一样,都只是自发的生理现象罢了,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繁衍无非就是一些物种具备繁殖能力,然后产生了下一代,下一代又产生下一代,就这样一直产生下去。至于物种为何会具有繁殖能力,无非就是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有繁殖能力的物种都流传下来了,没有繁殖能力的物种全都灭绝了。很多人都默认所有物种都有繁殖能力,但其实并不是如此,比如说骡子就没有繁殖能力,虽然它们是人工创造的物种,但事实上他们就是没有繁殖能力的,没有能力产生下一代。

我们不能因为骡子是人工创造的就不承认它们是生物,也不能因为它们没有繁殖能力就不承认它们是生物。是不是生物和有没有繁殖能力没有必然联系,没有繁殖能力的生物也可以正常生存。人类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没有繁殖能力,就否定他是人这一点,尤其是对于女性。有的人默认女性是生育工具,认为没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低人一等,否定她们的人生价值,甚至不把她们当作人看,这显然是不对的。

当然,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有所不同,人类社会需要有新生人口来剥削,而新生人口必须通过女性才能产生,所以女性要具有繁殖能力这一点是强制性的,如果没有繁殖能力,女性就会被社会歧视,甚至抛弃。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发展阶段,女性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在生育上贡献自己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除去生育能力之外,社会其实是不那么需要女性的。换句话说,如果男人自己能生孩子,而且生出来的也全都是男人,那么社会就不需要女人,也不会存在女人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没有性别之分了。这就是人类社会生存法则,和自然丛林的生存法则一样残酷。

从结果导向的角度出发,人类和现存的其他物种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都有繁殖能力,都有后代产生,并且一代一代传到了现在。而在历史上,可能还有很多很多的物种存在过,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后代留下来,所以我们就不知道,然而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存在过。人类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如果仅仅因为自己不知道就说某某某不存在,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表现。

很多人对自然选择和进化论都存在误解,由于总是有自我代入的倾向,所以就会得到一些拟人化的结果,以为这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认为进化是朝着某一个固定的方向前进的,然而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进化本身是随机的,没有意识,没有目的,也没有固定方向。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固定方向的话,那只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方向,因为生物必须有适宜的自然环境才能生存,所以进化的唯一方向就只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方向,这就是进化的本质,即自然选择,由自然环境来决定哪些物种可以生存下去,哪些物种会被淘汰。

打个比方,进化是在一个迷宫里进行的,迷宫只有一个出口,而这个出口只有那些适应自然环境的物种才能找到,其他不适应自然环境的物种都被困在迷宫里面了,没有出路。我们都是站在迷宫外来看待这一切,所以只了解走出了迷宫的物种,而对于没有走出迷宫的占绝大多数的物种缺少足够的认识。在幸存者偏差的影响下,我们对进化的认知就会出现错误,误以为现有的物种都是有意识,有目的,故意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选择,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自然选择是大自然主导的无意识行为,而不是人类自己主导的有意识行为,所以是自然选择,而不是人类选择;第二,之所以叫作选择,是因为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讲究的是适者生存,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就能生存下来,并且有机会留下后代,不能适应的就只有死亡,大概率也没有后代留下来,留下的后代多半也不能适应自然环境。

从结果倒推的话,人类和其他现存物种是因为在自然选择中具有优势,能适应自然环境,所以才能生存繁衍至今。人类会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因为现在这个样子相对而言最有利于生存。如果进化成别的样子更有利于生存的话,那么人类就应该是别的样子,而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否则就不利于生存了,有可能会走向灭绝。

进化论的真谛就是结果导向论,只看结果,不问过程,也没有任何目的可言。是因为先随机进化成了某个样子,有利于生存和繁衍,人类和其他现存物种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因为某个样子有利于生存和繁衍,人类和其他现存物种就朝着这个样子进化,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原因和结果是恰恰相反的。事实上,某个样子是不是有利于生存,也要经过自然选择,经过实践检验才知道,否则谁又知道到底什么样子才最有利于生存呢?不知道什么样子最有利于生存,我们又如何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朝着某个样子进化呢?

进化之所以是随机的,没有意识,没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是因为基因重组和突变就是随机的,没有意识,也没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基因重组和突变有好有坏,这里的好与坏,标准就是能否适应自然环境,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就是好的,不能适应的就是坏的。其中相对而言最好的基因就具有优势,能适应自然环境,可以通过繁衍流传下去。相对而言没那么好的基因,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就比较弱,生存都有问题,要通过繁衍流传下去的难度就更大了。

一些基因能流传至今,也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因为这些基因能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选择中有优势,有利于生存,在生存得到保障之后,这些基因就可以通过生物的繁衍,一代一代传下去。如果在自然选择中没有优势的话,再好的基因也很难流传下去。生存都得不到保障,又何谈繁衍呢?所以能流传下来的基因必然是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基因。如果某个基因只是表现出来的性状很好看,而在自然选择中没有优势的话,也算不得是好基因了,毕竟生命的第一要务是生存,而不是看起来好看或者别的什么。

进化虽然是随机的,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是相对固定的,所以进化的结果必然是具有相似性的。因为生命产生和存在的原理是一样的,因此不管怎么进化,大多数生物都会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说吃喝拉撒睡这些基本的生理活动,人类生存离不开这些,绝大多数动物也离不开这些,因为这些生理活动是生命赖以存在和维系的基础。

不过,要是自然环境也发生了突变,变得和以前大不相同,那么所有物种的进化方向都会发生改变,之前能适应自然环境的一些物种,就会变得不适应自然环境,甚至被淘汰了。

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除了自然选择之外,人类也可以进行人工选择,比如说培育各种杂交的优良农作物和牲畜,还可以培育各种宠物等。当然,人类现在还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进化,至少现在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不能想进化成什么样,就进化成什么样。不过如果人类有一天掌握了控制基因的能力,或许就能控制自己的进化了。

2021年12月24日

繁殖不是人的本能,性欲才是

从结果倒推,现存的物种应该都是有繁殖能力的,因为如果某个物种没有繁殖能力的话,就不会有后代留下来,那么现在也就不会存在这么一个物种了,甚至人们可能都不知道以前存在过这样一个物种。当然,物种中的某些个体,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繁殖能力,但这并不会影响整个物种的繁衍。

繁殖能力是正常人都具有的能力,这是一种主要由性欲驱动的能力,而性欲则是经过自然选择产生的高级繁殖机制,之所以说高级,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抵制性欲的诱惑,都会变成欲望的奴隶,主动成为繁殖的工具人,让这场接力赛一直跑下去。如果有人拒绝成为欲望的奴隶,或者天生的没有性欲,坚持不和异性发生性关系,那么他就很难留下后代。

也就是说,即使有人具备可以抵制性欲诱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殖系统都发育正常的情况下却没有丝毫性欲,而不是单纯地凭借意志力来抵制性欲诱惑),这样的能力也是不可能传下去的,因为有这样能力的人,理论上是不能留下后代的,不能留下后代,这样的能力自然就没法通过基因传下去。

这个问题和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的问题类似,因为蛋是鸡生的,鸡又是蛋孵出来的,所以很多人就搞不清楚先有的谁了,对此都没有辨别能力。实际上,鸡才是一个物种,蛋只不过是鸡的繁殖工具罢了,所以很显然是先有鸡才有蛋。是因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鸡的祖先(很早以前的鸡和现在的鸡大不相同,甚至不能称为鸡)渐渐进化出了卵生的繁殖方式,所以才出现了鸡蛋,自此以后的鸡就都是由鸡蛋孵化出来的了,而不可能是先有鸡蛋,才有的鸡。

正常人之所以都是有性欲的,也不是因为这个世界就不存在没有性欲的人,而是因为有性欲的人才能留下后代,没有性欲的人大概率就没有后代,人们就往往会以为他们根本不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经过漫长的时间,等到一代人全都去世之后,理论上,剩下的人都是有性欲的人的后代,如果没有发生基因突变的话,正常情况下他们也都将会是有性欲的人,因此人们自然就默认正常人都是有性欲的了。而且绝大多数人都默认异性恋才是正常的,因为性欲是为繁殖服务的。

说了这么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对于有性繁殖动物来说,性交是繁殖的前提,性欲又是性交的前提。在远古时代,人类对于繁殖没有充分的认知,最开始并不知道要完成性交才能进行繁殖,就好比一些从小完全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年轻夫妻,并不知道要完成性交才能生出孩子,以为两个人只要睡在一张床上就能怀孕。原始人类完全是在性欲的驱动下才完成繁殖的,由于受孕到分娩有10个月左右的时间间隔,所以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繁殖和性交有关,就往往以为女性肚子里的孩子是神灵赐予的。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伏羲的母亲就是因为踩了一个巨大的脚印才怀上他的,这证明当时的人们还不完全清楚怀孕的原理。后来人们慢慢总结经验,才发现女性肚子变大,生下孩子,是发生了性交的缘故。

在以上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所有的人都没有性欲,也不知道要发生性交才能实现繁殖,那么即使每个人都有正常的生殖能力,人类也很有可能就灭绝了。在进化史上,或许也存在过这样的情况,某个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继续进化下去,本来是可以产生新物种的,但是由于它恰好没有性欲,不能完成性交,也不能完成繁殖,那么就不会有一个新物种产生了,因为它的基因传不下去。

在人类以及其他有性繁殖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可能产生过很多繁殖机制,但事实证明,只有性欲这种机制才是有效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存的绝大多数有性繁殖动物都采取了这一机制,只有这一机制一直流传了下来。

从理论上说,有性繁殖动物要想完成繁殖过程,首先就要让两性的生殖细胞顺利相遇,完成受孕过程,否则就无法产生下一代。所以,一切繁殖机制的最高目的就是让两性生殖细胞顺利相遇,要达成这一目的,就要让两个异性个体完成性交,而要让两个异性主动完成性交,最高级的方法自然就是性欲,让他们在欲望的驱使下,主动完成性交,让生殖细胞顺利相遇,然后就能完成繁殖了。当然,除了欲望,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让两个异性完成性交,但效果都没有性欲的方法好。除了性交,也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让生殖细胞相遇,比如说试管婴儿,但这在自然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

对于有性繁殖动物本身来说,他们并不会刻意进化出性欲,也不可能刻意进化出性欲。基因突变是没有方向的,进化最终则是通过自然选择完成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性欲这种繁殖机制是在基因突变之后产生的,然后经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就一直流传到了现在,而其他的繁衍机制因为不适合自然环境,都被淘汰了,就没有流传下来。

如果在进化的过程没有出现性欲这一繁殖机制,也没有出现其他更好的繁殖机制,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有性繁殖动物都灭绝了,不存在所谓的有性繁殖动物,就只存在无性繁殖的动物了。当然,之所以出现了性欲这一繁殖机制,并且成为有性繁殖动物的主流繁殖机制,也是有一定必然性的。有性繁殖动物要完成繁殖,首先就是要完成性交,只要能促使两个异性个体完成性交,理论上就能顺利完成繁殖。因此只要有某种繁衍机制能起到这个作用,那么这种繁衍机制就是有用的,而且会随着繁殖过程流传下去,性欲这一繁殖机制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因为它很好地起到了让两个异性个体完成性交,让生殖细胞顺利相遇的作用。

也就是说,在性欲这一繁殖机制下,所有的正常人必然都是有性欲的,都会变成欲望的奴隶,主动成为繁殖的工具人,让这场接力赛一直跑下去,把接力棒传下去,少有人能在生理上对抗这一繁衍机制。

性欲这一高级的繁殖机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人和动物在性欲的驱动下会主动进行繁殖。无论是对于人类还是动物来说,繁殖其实都不是那么愉快的事,都是要付出不小代价的,尤其是对于母体来说,但是由于性欲的介入,大家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愉快,所以也就欣然接受了繁殖的使命,甚至把繁殖当作人的本能。

然而,繁殖并不是人的本能,性欲才是真正的本能,只是由于性欲和繁殖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大家就把繁殖也当作本能了。繁殖不是人的本能这一点其实很好证明,那就是避孕的出现,如果繁殖真的是人的本能的话,现在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选择避孕,避孕产品的销量也不会那么高了。性欲是人的本能这一点也很好证明,那就是正常的成年男女都会对异性有兴趣,这一点不用多说,大家心里都很明白。

更有说服力的一点是,正常成年男女都会对异性有兴趣,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对孩子有兴趣,实际上有很多人是不喜欢小孩的,这就说明繁殖不是人的本能。在养育成本快速上涨的时候,很多人都主动选择了少生,甚至不生。正是因为繁殖不是人的本能,所以人们才能主动拒绝,而性欲是人的本能,所以一般人就很难拒绝。真正的本能,人自己是很难拒绝的,食欲如此,性欲也是如此。

准确地说,繁殖只是人类社会的本能。因为人类社会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来剥削,所以整个社会,尤其是统治阶级才如此看重繁殖,威逼利诱,想尽一切办法都要让大家多生孩子。如果大家都不生孩子了,社会就没有足够的剥削对象了,发展就会遇到问题,这就是现代化社会普遍遭遇的“低生育率陷阱”。

2021年12月23日

圆明园和故宫

圆明园和故宫是大家熟知的中国两大古代建筑,两者都和皇帝有关。圆明园是皇家园林,是皇宫贵族吃喝玩乐,声色犬马的地方;故宫则是皇家宫殿,是皇帝生活起居,处理朝政,进行封建反动统治,剥削和压迫全国各族人民的地方。

圆明园已经被外国侵略者焚毁,只剩一片废墟,现在改造成了圆明园遗址公园。故宫则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现在被改造成了故宫博物院。两者现在都属于全体人民,人人都可以进去参观游览。

故宫原来不叫故宫,叫作紫禁城,因为封建王朝和封建帝制都已经灭亡,成为过去了,所以才叫作故宫,故也就是过去了的意思,所以故宫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过去式。故宫作为皇帝的居所,以及封建皇权的象征,本应该被彻底毁灭,但因为种种原因,被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这无可厚非,然而有的人竟然把故宫以及天安门当作新中国的象征,这是不对的。

要不是城墙上挂着毛主席的巨幅像,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两句话,天安门根本不能成为新中国的象征。能代表新中国的只有毛主席,故宫和天安门只能代表腐朽落后的旧中国。

很多到故宫去参观的人往往都是感叹建筑多么华丽辉煌,器物多么精美绝伦,甚至还羡慕起当初的皇帝来了,而到圆明园遗址去参观的人往往都叹息如此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如今就只剩一堆废墟了。

有人感慨于圆明园被外国侵略者付之一炬,为故宫能完好保持下来感到十分庆幸。按理说,故宫这种象征封建皇权的建筑是应该随着封建制度一起被彻底毁灭的,不应该再留存下来,但是碍于历史遗留原因,以及保护文物和研究历史等方面的需要,故宫最终被保存了下来,这也没什么问题。

我们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并不是要把旧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毁灭掉,也不可能把一切都毁灭掉,我们要毁灭的只是反动的、腐朽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只要把旧的社会制度毁灭了,那些代表旧制度的东西毁不毁灭也就没多大关系了。不过,在对待这些代表旧制度的东西时,必须要有鲜明的批判态度。

然而,绝大多数人都只看到故宫的辉煌,圆明园的破败,以及两者形成的鲜明对比,却看不到他们背后吃人的封建皇权,更看不到古代劳动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故宫和曾经的圆明园虽然都无比精美辉煌,确实有很高的艺术和美学价值,但这些都是民脂民膏,是封建统治者剥削古代劳动人民的罪证,是赤裸裸的反面教材。

我们可以在艺术上夸赞故宫和圆明园,因为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却不可以在情感上亲近故宫和圆明园。要知道,如果在古代,普通人是不可能进到故宫和圆明园去的,因为故宫和圆明园是皇帝的,不是人民的。只有到了新中国,故宫和圆明园才属于人民,普通人才有资格见识到如此富丽堂皇的建筑。

如果是在古代社会,普通人不仅进不了故宫和圆明园,而且还会被疯狂剥削和压迫,而故宫和圆明园恰恰就是用从人民手中剥削来的财富修建起来的。也就是说,故宫和圆明园本身就是靠全体中国人民的财富才修建起来的,但是却只属于皇宫贵族,只能由他们享用,根本没有人民的份,这当然是极不合理的,与土匪强盗无异。

也正是因为故宫和圆明园是靠全体中国人民才修建起来的,是真正的民脂民膏,所以在圆明园已经被外国侵略者焚毁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必要再把故宫毁灭掉,因为这本来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财富。虽然故宫和圆明园在过去只属于封建统治者,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现在对于人民来说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多少还是有一些艺术价值的,可以供广大人民领略欣赏,而且在封建制度已经被打倒的情况下,故宫留存下来也是有教育意义的,让大家看一看这些封建统治者过得都是什么样的奢侈腐化的生活。封建统治者过得越奢侈,劳动人民的处境就越凄惨。

圆明园被焚毁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可惜的,这种只属于皇宫贵族,专为封建统治者寻欢作乐用的皇家园林,理论上就是应该被毁灭掉。当然,由于圆明园是被外国侵略者焚毁的,而不是劳动人民焚毁的,所以圆明园被毁还代表着民族屈辱,因此我们也不能忘记,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如果圆明园必须要被毁灭的话,也不应该由外国侵略者来毁灭,而是应该由倍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来毁灭。

要是没有外国侵略者入侵的话,圆明园其实也可以像故宫一样保存下来,从皇家园林变成人民园林,为人民服务。但很遗憾,由于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遭遇了外敌入侵,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者不仅保护不了国家和人民,连自身都难保,所以圆明园就被化为灰烬,只剩一片废墟了。

2021年12月20日

不正当男女关系

不正当男女关系这个术语现在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男女关系很好理解,划分男女的标准就是性别,所以男女关系也就是性关系,而不正当的意思就是不是正当的,要知道什么是不正当的,就要知道什么是正当的。

正当的男女关系指的就是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要求的男女关系,一对男女要是领取了结婚证,成为了合法夫妻,那他们之间的男女关系就是正当的,不管他们是否真的相爱,是否真的有感情。另外,在现代社会,如果一对男女建立了恋爱关系,成为了情侣,而且双方都没有同时和其他任何异性保持恋爱关系或性关系,即使没有领取结婚证,他们之间的男女关系也是正当的。

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自然就是不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要求的男女关系,比如说最常见的就是第三者插足,也就是在一个人已经有对象或者配偶的情况下,与其建立起的性关系,这种就是典型的不正当男女关系,不被法律认可,也不和公序良俗与伦理道德相容,因而就是不正当的。

在伦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众所周知,一个人不能和自己的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建立性关系,也不能和更大范围内的直系血亲和姻亲建立性关系,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的惯例,是所有人约定俗成的伦理要求,虽然在遥远的原始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可能并不需要遵循这样的要求,但至少现阶段是不被法律允许的,也是不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法律也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如果有人违反了伦理要求,产生了不伦之恋,无疑会被视为是不正当男女关系,乱伦即使在当今时代也是一种在道德上绝不可接受的行为。

在不同的时代,由于标准不同,不正当男女关系的含义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有密切联系。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原始社会,由于没有剩余产品,也没有私有制,基本上不存在性束缚,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不正当男女关系,因为只要双方都同意,每个人理论上可以和任何一个异性发生性关系,没有任何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这个时候也不存在什么法律和道德。

到了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私有制阶段,婚姻制度也随之产生,男女关系从此就有了相应的标准,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男女关系才是正当的,不符合这些标准的男女关系就是不正当关系。比如说古代社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成亲需要三媒六证,这样的男女关系才是正当的男女关系,才会被世人认可,而自由恋爱则是不被认可的,是典型的不正当男女关系,不像现代社会,自由恋爱已经被广泛接受,是正当的男女关系。而古代社会允许男人纳妾,所以丈夫和小妾之间的关系就是正当的男女关系,不像现代社会的小三,和男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正当男女关系。

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不正当男女关系的后果也是不一样的。在现代社会,发生了不正当男女关系的人最多只会受到道德批判、经济损失和法律制裁,一般不会危及个人生命,而在古代社会,奸夫淫妇的下场是很惨的,很有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男女关系是否正当和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男女关系是否正当和婚姻制度密切相关,而婚姻制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婚姻制度发生了变化,判断男女关系是否正当的标准也就发生变化,标准发生了变化,结果自然就会跟着变化。

婚姻制度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也不会一直存在下去。婚姻制度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也会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消亡。而当婚姻制度消失了,也就不再有所谓的不正当男女关系了,因为判断男女关系是否正当的标准都不存在了,自然也就没有正不正当一说了。

人们之所以痛恨或者讨厌不正当男女关系,并不是因为一夫一妻制,也不是因为伦理道德,更不是因为什么纯洁美好的爱情,而是因为不正当男女关系会伤害其他人的利益,尤其是会伤害安分守己的当事人的利益,更会伤害整个社会的利益和秩序。婚姻制度的出现和存在就是为了维护当事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婚姻制度下,男女关系从来都不只是一种权力,更是一种责任,要享受这种权力,就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履行自己的责任,不能一边享受着婚姻带来的好处,又不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有朝一日,当人们不再需要婚姻,当婚姻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当人类摆脱了一切束缚,真正实现了性的解放,那时候也没人在乎男女关系正不正当了,因为男女关系不会再伤害到当事人和整个社会的利益了。

2021年12月18日

十进制和人的十个指头

小朋友们最开始学习算术的时候,因为没有心算能力,基本上都是从数手指头开始学起的。十以内的加减法,通过数手指头就能得到答案。之所以大家都数手指头,是因为正常人都有两只手,十个指头,正好可以用来数数。当然并不一定非要数手指头,但手指头是现成的数数工具,方便快捷,所以普及性很高,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采用这一方法。

不仅小朋友们学算术时要数手指头,原始人类在遇到算术问题时也要数手指头,甚至十进制的产生和十个指头也有很大的关系。要知道十进制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要知道进制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意义。

进制就是进位计数制,也就是达到了某个数字就要进位,进位也就是进一位的意思,进位之后,数字就多了一位数。之所以要进位,一是因为基本数字是有限的,比如说阿拉伯数字总共就只有10个,如果不进位的话,就必须创造更多的数字来表示数值更大的数字,而有了进制之后,我们用10个基本的阿拉伯数字就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字了。二是进制的表达更为简洁,对于那些数值很大的数字,只需进位就可以了,比如说100,用十进制表示就是100,而如果用画竖线的方法来表示,就要画100条才行;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表示,也要用20个正字才行,这样显然是很麻烦的。

因此,进制对于我们更方便地表示和使用数字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进制也并不只有十进制,只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是十进制,从小学习的也是十进制,所以大家就对十进制最熟悉,理所当然地一提到进制就想到十进制了。

除了十进制,常用的还有二进制、十二进制和六十进制等。二进制和计算机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计算机元件只有开关两种状态,所以适合用二进制来表示。二进制就是逢二就进位,比如说2用二进制来表示就是10。二进制用阿拉伯数字系统来表示容易引起误会,用±来表示就不容易搞混了,比如说+代表1,-代表0,那么2用二进制表示就是+-,5用二进制表示就是+-+,10用二进制表示就是+-+-,不过二进制在生活中不常用,大多数人一开始接触都转不过弯来,总是认为逢10才能进位,这就是惯性思维在作祟。

另外,在时间上还有十二进制和六十进制,比如说一年是十二个月,十二个月到了就要进位,也就是进入新的一年了。一天是十二个时辰(24个小时),24个小时过去了就要进位,也就是进入新的一天了。一小时是60分钟,一分钟是60秒,60分钟过去了就要进位,也就是进入新的一小时了;60秒过去了就要进位,也就是进入新的一分钟了。

时间是人为规定的,进制自然也是人为规定的,时间之所以要使用十二进制和六十进制,而不是常用的十进制,这和天文现象和钟表的结构原理有关。十二进制的出现,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周期和月球的公转周期比值约为12。古人发现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年),和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也就是一月)之间存在12倍左右的关系,也就是一年有12次阴晴圆缺。这两个周期本身是没有什么关联的,但是为了让两者联系起来,就人为规定一年有12个月了。一天有12个时辰或24个小时,也是受到了这一比值的影响。另外,中国古代十二年也被叫作一纪,这是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李商隐《马嵬》诗中就有“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西游记》中也有孙悟空给寇员外延了一纪阳寿的记述。

至于六十进制,其实就是角度的进制,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都在做圆周运动,而圆的角度就是360°,用六十进制比较容易划分,所以时分秒之间的进制就是六十进制,而不是十进制,也不是十二进制。当然,年以上的进制还是十进制,逢十就要进位,秒以下的时间也是十进制。所以,时间系统其实一共有三套进制,这也并不奇怪,因为时间刻度就是人类为了更好掌握和利用时间,借助各种天文物理现象人为规定的,怎么更合适,更方便就怎么来,而且这些时间刻度能一直沿用至今,说明也确实是比较合理的,否则早就被淘汰了。

十进制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除了阿拉伯数字系统,其他一些文明的数字系统基本上都是十进制的,比如说汉字的数字系统也是十进制,能和阿拉伯数字系统一一对应,这就说明十进制是人类文明共通的。而之所以大多数人类文明都采用十进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正常人都有十个指头。

因为人只有十个指头,数到十就数不动了,只有选择进位,因此就出现了十进制。十进制总的来说也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十进制只需10个基本数字就可以表示所有的数字,完全可以应对日常生活所需;另一方面,10个基本数字也不算太多,学习难度也不大,如果是二十进制的话,就需要掌握二十个基本数字,这样难度就大很多了,但是如果是五进制的话,来表示其他数字就比较麻烦了,如果用二进制就更麻烦了,比如说同样是256,用十进制表示只有三位数,用二进制表示就有九位数(100000000)。当然,十进制并不是在任何应用场景下都非常合理,在表示一下更大的数字时,比如上亿的数字,十进制也有些无力,100000000后面就跟着8个零,一不小心就容易数漏了,或者数多了。

十进制之所以会产生,并且一直存在,一方面和人的十个指头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历史习惯使然,在某些方面,十进制其实已经不太实用,但是由于人类的整个数字系统都是建立在十进制之上的,所以要想改变也很困难,而且也没什么改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十进制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偶然性,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双手十个指头,但是也有一些人是双手十二指头的,如果这些人经过自然选择成为了人类的主流,那么人类就该使用十二进制,而不是十进制了。当然,人类进化成双手十个指头也是很多必然和偶然因素的结合,人类是从古生物一步一步进化而来,除了人类,还有很多物种也都是双手十个指头。另外,双手十个指头也比较灵活,便于使用各种工具,所以才在自然选择中一直保存了下来,这也算得上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十进制的出现也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其实十二进制也很好理解,只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使用十进制了,有先入为主的惯性思维作祟,总是会用十进制的数字系统去套十二进制,一想到十后面的两个数字,就是11和12,所以往往就会产生误解。要想更容易理解十二进制,就要抛开十进制的阿拉伯数字系统,因为阿拉伯数字系统是为十进制服务的。正好中国古代有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而地支正好又有12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地支来理解十二进制就比较容易了(十二地支和一天十二个时辰就是一一对应的),规则就是逢亥进位,亥则对应阿拉伯数字系统中的0,比如说12用十二进制表示就是“子亥”,23用十二进制表示就是“子戌”,24用十二进制表示就是“丑亥”。

因为采用了十进制,所以人们往往对十百千这些整数特别敏感,因为它们在形式上很整齐,但这些数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只是在十进制下才显得特别了一些。如果在二进制中,十百千分别就是1010,1100100,1111101000,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并不整齐。在二进制中,反倒是32,64,128和256这些数字(2的幂次方)比较特殊,因为他们在二进制下分别是100000,1000000,10000000,100000000,看起来就整齐多了。所以一个数字是否很特别,关键要看在什么样的进制下。只要在特定的进制下,任何一个数字都可以在形式上变得很整齐,显得很特别。

进制的本质就是要进位,进一次位就相当于做了一次幂运算,所以在n进制下,任何n的幂次方在形式上都会很整齐,显得很特别,比如说十百千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它们都是十的幂次方。在进位计数制下,必然会存在这样一些形式上特别整齐的数字,这是进制自带的属性,所以并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更不应该牵强附会,过度解读。当然,大家对于这些在形式上很整齐的数字情有独钟也是可以理解的,不仅是因为这些数字更美观,更是因为他们比较容易识别,也更常用。而且在十进制下,十百千这些数字就是比其他数字更特别,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2021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