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人要为自己而活,不为父母,也不为子女

目录

一、《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好电影

二、明明是喜剧电影,为什么会看哭观众

三、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一定会过的比现在幸福吧!

四、愧疚感是怎么产生的

五、人为什么要生孩子?

六、60后和70后是社会快速转型中做出巨大牺牲的一代人

七、80后和90后的成长过程同样带着伤痛

八、人要为自己而活,不为父母,也不为子女

一、《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好电影

(剧透慎入)

在2016年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节目中,贾玲和她的团队表演了一个名为《你好,李焕英》的小品,主要剧情是贾玲穿越回到了妈妈李焕英的青年时代,想要撮合自己妈妈和厂长儿子欧阳柱而发生的搞笑故事。整个小品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笑点十足,只是结尾有很长一段煽情的情节,再加上背景音乐《依兰爱情故事》的烘托,有很多观众最后都由笑转哭,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尽管大家看小品只是图个乐,并不喜欢煽情,但是这个作品的煽情还是恰当好处的。贾玲在小品中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深遗憾,以及自己对于母亲的切切真情,这让很多观众都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因此产生了共鸣。

这个小品的反响很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贾玲又把它改编为同名电影,并且成功在2021年的春节档上映。虽然这只是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但是无论从口碑还是票房上来看,《你好,李焕英》都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而且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

从电影的角度出发,《你好,李焕英》之所以能大获成功,主要还是胜在题材和剧本上。这是一部喜剧电影,在春节档上映很合适,而且贾玲本身就是做喜剧的,水平也很高,所以电影版和之前的小品版一样非常搞笑,只不过有些小品中的搞笑手法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痕迹感比较重,和情节发展的联系不大,有点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意味,但这无伤大雅,只要观众笑了就行了。贾玲毕竟也不是科班出身的导演,加之她和她团队的主业是演小品,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难免的。

光是一部搞笑的喜剧片,并不足以让《你好,李焕英》在口碑和票房方面实现双丰收,这部电影能大获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剧本。《你好,李焕英》是一部穿越片,从这一点来说,其创意其实并不是很突出,因为这一类型的电影早已屡见不鲜,早一点的有《神话》,过去几年则有《夏洛特烦恼》和《乘风破浪》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电影,票房也都很高。

而且,《你好,李焕英》和《夏洛特烦恼》其实很相似,这两部电影都是由喜剧作品改编而来的,《你好,李焕英》是小品改编而来的,《夏洛特烦恼》则是从舞台剧改编而来的。两部电影也都是由喜剧演员主演的,一个是沈腾,一个是贾玲,这两位都是当今中国顶级的喜剧演员。最终两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都很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夏洛特烦恼》也是一部穿越片,只不过和《你好,李焕英》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于人生的感悟,后者侧重于家庭亲情。从这一点来说,《你好,李焕英》和《乘风破浪》倒是更相似,只不过前者是母女关系,后者是父子关系。

仅从穿越这一点来说,《你好,李焕英》并没有太多的亮点,甚至穿越的方式也处理的不是很好,没能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存在一些瑕疵。不过,《你好,李焕英》胜就胜在最后的反转,贾晓玲不是一个人穿越回去的,而是和她母亲一起穿越回去的,但是贾晓玲一开始并没有发现这一点,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站在上帝视角上,但等到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年轻的李焕英其实也是穿越回去的,也站在上帝视角上,一切都知道,只是在陪自己的女儿演戏而已,正是这一点深深打动了很多观众,再加上影片最后一边呈现贾晓玲哭着奔跑的画面,一边呈现在她成长过程中母亲所付出的点点滴滴,这一下子就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在很多中国人的眼中,母亲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在背后默默地为子女付出和牺牲的形象。

这个双人穿越的设定可以说是神来之笔,非常大胆。在穿越题材影视剧中,双人穿越也不是没有过,在电视剧《神话》中,易小川和高要是双人穿越;在《穿越时空的爱恋》中,小玩子和张楚楚也是双人穿越。但是,这两部电视剧的双人穿越,是彼此都知道的,或者说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就发现对方也穿越了,而《你好,李焕英》是在故事结尾,贾晓玲才通过一个小细节才发现李焕英也穿越了。

观众都以为只是一人穿越,结果最终却是二人穿越,因此产生了极大的戏剧效果,大大升华了电影的主题,但是这一设定的处理难度很大,很容易经不起推敲,因为李焕英是穿越回到了自己身上,这一点就很难得到合理解释。如果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其实李焕英的表现也并不完全符合穿越的设定,有一些地方和穿越的设定也存在矛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焕英穿越回去后应该对所有事情都很清楚,因为她已经亲身经历过一遍,而且她肯定不会再是少女活泼可爱的性格,而会是中年妇女比较成熟稳重的性格。再说贾晓玲应该对自己的母亲很熟悉,应该是能感觉出来的,就算李焕英是在配合女儿演戏,但也不可能天衣无缝,一点破绽都没有,所以电影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这些问题也并不影响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且穿越本来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无法自圆其说,所以这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否则整个作品都站不住脚了。

《你好,李焕英》既能收获好评,又能收获高票房,总结起来主要就是三点:一是让人大笑的喜剧,二是结尾的大反转,三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感同身受,难以释怀的亲情。《你好,李焕英》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关键还是在第三点,因为它真实地反应了当今中国由于历史传承,以及社会快速转型而形成的特有的亲子关系,所以才能让大部分观众产生共鸣。

当然,贾玲也是运气好,碰上了触底强势反弹的2021年春节档,所以有望通过一部处女作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并且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在经历了不一般的2020年之后,大家都有很强的观影需求,恰好又有这么一部能让人笑,能让人感动的高质量的有诚意的作品,即使电影票偏贵,大家也都愿意买单,这就是观众对于好作品的认可。

二、明明是喜剧电影,为什么会看哭观众

看完《你好,李焕英》之后,很多人都总结说:前半段笑得有多开心,后半段哭得就有多惨。从带动观众情绪的角度来说,《你好,李焕英》是非常成功的,这也说明这部电影确实很不错,因为只有一部好的电影才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让观众产生共鸣,甚至潸然泪下。

但是,这明明是一部喜剧电影,为什么会看哭观众呢?《你好,李焕英》之所以能看哭观众,跟喜剧的成分关系不大,最主要还是因为亲情这一点。换句话说,即使这不是一部喜剧电影,它所呈现出来的关于亲情的内容,依旧还是会让观众泪如雨下,只是不再有大笑之后又痛哭的强烈反差了。

中国人在亲情面前向来都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被触动,因为中国人的亲子关系太复杂,牵涉了太多的情感与利益纠葛。中国人之所以很容易被亲情触动,尤其突出的一个因素就是愧疚感。

很多人看完《你好,李焕英》之后会哭,其实更多不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是出于对父母的愧疚感,电影中也大大强调了这一点,比如说在冷特母亲住院这一段,冷特的父亲痛骂了冷特一顿:“你什么时候让你妈省心过?要不是因为你,你妈她能住院吗?给我滚!”

良心发现的冷特也感到很自责,之后又对贾晓玲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妈把我生下来,我就没让她省心过,从小到大我没有做过一件让我妈高兴的事情。我爸说的没错,如果不是因为我,我妈肯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一定会过的比现在幸福吧!”这段话对贾晓玲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不仅推动了情节的继续发展,更是点明了整部电影的主题。

很多观众可能也会有和冷特同样的想法,所以在最后的大反转上演之后,大家感同身受,再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心里觉得很愧疚,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尤其是李焕英在贾晓玲面前假装买了车票,最终却在大雪中走回去的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很多人,再加上贾晓玲在一旁极具感染力的痛哭,大部分人都会热泪盈眶。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参加学校举办的感恩演讲,主要内容就是强调父母多么不容易,为孩子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孩子听完演讲之后往往都会很内疚,尤其是有父母在场的时候。在主持人的带动下,父母孩子会抱头痛哭,整个会场也会哭成一片。《你好,李焕英》和这种感恩演讲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你好,李焕英》的方式比较委婉,不是说教性的,也不是强迫的,更不是道德绑架,是真正触碰到了观众内心最敏感的那一块,观众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三、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一定会过的比现在幸福吧!

从冷特的角度出发,他对贾晓玲说的那番话或许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冷特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个问题青年,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当然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麻烦。对于贾晓玲来说,这句话问题也不大,因为她从小到大确实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没有给母亲长脸。但是,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诚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确实会让父母操很多心,给父母惹很多麻烦,但这并不完全是孩子的过错,因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不是大人,对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了解,并不完全懂得社会的运行法则,所以难免会犯错,会给父母惹麻烦,让父母不高兴。这不是孩子能够左右的,如果说孩子总是犯错,总是惹麻烦,其实更多的应该是父母的问题,因为他们没能管教好孩子。孩子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只要管教得当,孩子不可能一直都犯错,一直都惹麻烦。

孩子的成长也是需要试错的,试错的成本当然只有让父母来承担,这也是为人父母的职责。只要试错成本是在合理范围内,也就是和其他孩子差不多,那么孩子就不应该受到苛责,更不应该因此产生愧疚感,觉得对不起父母。

冷特说: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一定会过的比现在幸福吧!这句话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并不正确。从逻辑关系上来说,是冷特的父母生了一个孩子,然后这个孩子成为了冷特,并不是冷特成为了他父母的孩子,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按照冷特的说法,如果他妈妈生的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想象中的好孩子,那他妈妈过的就会比现在更幸福,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也是不可能成立的。假设冷特的妈妈生的是另外一个孩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孩子最终还是会成为冷特,而不会成为那个想象中的好孩子。所以,冷特把自己归为妈妈过得不幸福的原因是不正确的。虽然冷特不是一个好孩子,但他妈妈过得不幸福,归根结底还是他妈妈自身的原因,或者说时代的原因,而不完全是由冷特造成的。

这也是很多很多父母存在的一个认知误区,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好都是孩子导致的,很多孩子在父母这一错误认知的误导下,也认同是因为自己父母才过得不好,所以就产生了愧疚感,觉得很对不起父母。

在电影的开头以及最后的字幕中,有这么一句话:“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这句话其实还是包含了深深的愧疚感,好像妈妈是因为我才变成中年妇女的。但是事实上,孩子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中年妇女的样子,这是因为一般女性都是20多岁生孩子,而孩子要4到5岁才有记忆,这个时候妈妈都接近30岁了,所以妈妈在记忆中自然就是中年妇女,而不是花季少女的样子。

这是正常的自然生长衰老现象,和孩子没有多大的关系,即使女性不生孩子,他们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不会因为没有孩子就容颜永驻了。同样,妈妈长白头发也都是自然现象,和孩子关系不大,并不是孩子听话,让妈妈省心,给妈妈长脸,妈妈就不会长白头发,不会变老了。当然,有很多妈妈的确因为带孩子日夜操劳,没有好好的保养而有些显老,但没有好好保养也不应该怪到孩子身上,孩子更不应该产生这样的想法。生了孩子之后依旧光鲜亮丽的妈妈也不是没有,所谓的辣妈就是。一个妈妈能不能成为辣妈,主要还是取决于她自己和她的丈夫以及家庭情况,跟孩子没有多大关系。

只要有钱,女性生孩子之后,可以请月嫂,请奶妈,请保姆,自己仍然可以活得很轻松,很靓丽。在《红楼梦》中,高贵的夫人奶奶们就是这样的,她们只管生孩子,照顾孩子则是奶妈和丫鬟的事情,所以她们生完孩子之后依旧还是光鲜亮丽的。

所以,有没有钱,有没有社会地位才是问题的本质。那些怪孩子让自己过得不好的父母,即使没有孩子,他们往往也过不好,因为根本就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他们自身的问题,或者说是时代的问题。

四、愧疚感是怎么产生的

虽然看起来很感人,但在亲子关系中,愧疚感其实是非常不好的,无论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愧疚感,还是孩子对于父母的愧疚感,都会让爱变质。在任何人际关系中,愧疚感都会给人以沉重的负担。愧疚感一旦产生了,人际关系就不再是平等的了,或者说因为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才会有愧疚感产生。所谓的愧疚感,重点就在于一个欠字。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一方亏欠另一方,那么亏欠的一方在道德上就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会感到很有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欠人情的原因。

亲子关系中愧疚感的产生,和生存是密切相关的。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首先要考虑的都是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其他。千百年来,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生存得不到保障,人们都需要抱团取暖,所以才有家庭和宗族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式亲子关系一直都是一种互相依附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互相依赖,子女小时候需要父母养育,而父母老了则需要子女养老送终。

对于父母来说,要确保自己老了之后孩子给自己养老送终,就必须想办法控制住孩子。孩子小时候很好控制,长大了就不一定了,所以必须在孩子小时候就灌输孝顺的意识,要让孩子听话。由于父母们都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整个社会也会形成孝顺父母,听父母话的道德氛围,统治阶级也会带头倡导孝道,如果有人不这样,就会在道德上有亏,被别人瞧不起,甚至还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父母们为了让孩子学会孝顺,让孩子听话,以及让孩子不要给自己惹麻烦,往往也都会通过强调自己多么多么不容易,为子女付出了多少,没有子女自己又会怎么怎么样来让子女产生愧疚感。这其实就是一种道德驯化,父母用行动和语言告诉孩子,我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听我的话我才会对你好。孩子一旦产生了愧疚感,往往就会特别懂事听话,父母管教孩子就会轻松很多,孝道的存在也是基于这一点的。

但是这样一来,孩子虽然是好管教了,父母也省心了不少,但被愧疚感笼罩的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会特别缺乏内生动力,自我认同感很低,认为自己是父母的负担,一生下来就有原罪,父母的一切不幸都是自己导致的。这种孩子在农村比比皆是,具体表现就是很懂事、早熟、自卑。

愧疚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发育,有的人可能终生都无法摆脱这种负面影响,甚至还会把这种亲子模式延续下去,用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中国历史千百年来基本上都是这样,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自发地孝顺父母。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为养育子女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一点,很多孩子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尤其是在长大结婚生子之后,更会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牺牲太多,所以心里很过意不去,觉得对不起父母,这也就是所谓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再加上父母和社会的引导,这些孩子会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亏欠父母很多,认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还特别看不起那些不孝顺的人。

很多子女之所以愿意回报父母,其实更多的不是出于爱(爱也不需要回报,只需要回应),而是出于愧疚感,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牺牲太多,自己亏欠父母太多,所以才想要回报父母,减轻自己的愧疚感,甚至于负罪感。

当然,并不是所有父母都为子女付出了很多,有的父母不仅没有为孩子付出什么,反而给子女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样的父母就很难让子女产生愧疚感了,只会让子女产生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就表现为一种相爱相杀的模式,就是一方面很在乎,一方面又要伤害。在乎的一方面体现在,父母在天性上基本都是疼爱自己孩子的,都希望孩子能吃好穿好,能开心快乐。伤害的一方面体现在,因为面临生存的挑战,父母为了控制孩子,不让孩子给自己惹麻烦,也让孩子长大了能孝顺自己,回报自己,会对孩子进行打压式教育,要求孩子遵从孝道,两个字简单概括就是“听话”。所以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父母们都很喜欢听话的孩子,也经常把听话的孩子和好孩子划等号。事实上,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而且,听话和孩子的天性是相违背的,只有被驯化过的动物才会听话。大人们和孩子相比似乎更懂事,但这无非是被社会驯化的结果,并不值得骄傲。

在相爱相杀的亲子模式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可以说是爱恨交织。父母养育子女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所以希望一直控制住孩子,不让自己的付出打水漂。而子女小时候需要依赖父母,离不开父母,但长大后又迫切地想要独立,想要脱离父母的控制。然而在宣扬孝顺的社会氛围下,往往都是子女屈从于父母,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行事,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想背上不孝的骂名。

很显然,这种互为人身依附关系的亲子关系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讲究自由与平等的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人也越来越抗拒这样的亲子模式,提倡父母子女之间应该平等地相处,应该互亲互爱,而不应该继续强调不平等的孝道文化。然而,孝道文化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父母通过愧疚感来控制孩子当然也是不对的,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这也是无可避免的。父母要确保自己能在生育中获利,就必须要用愧疚感以及更强大的孝道来控制孩子,因为如果控制不了孩子的话,在孩子身上的付出就有可能得不到回报。

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说法太现实,忽略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因素。但是实际上,在生存都不能得到保障的时代,所谓的亲情是无足轻重的,否则史书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易子相食的记载了。也就是在现代社会,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人类社会也更文明,大家才更关注亲情,但这并不代表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这也就是管子所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只有吃饱穿暖,才能考虑其他的事情。

五、人为什么要生孩子?

有人会说,父母养孩子会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金钱,如果父母把这些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都用在自己身上,肯定会过得很好,所以父母过得好不好和孩子当然有很大关系。这话看起来有道理,实际上也不对。这就要涉及到为什么人要生孩子的问题了。

绝大多少数人一生都要经历结婚生子的过程,但很少有人想明白了为什么要生孩子的问题,只知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没有为什么。

事实上,为什么要生孩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也可以说出很多理由来,但要明白一点,利己性(也就是自私)是人类的基本特点之一。人类是具有智慧的高等动物,不会对亏本生意感兴趣。所以,人类之所以生孩子最主要还是因为有利可图。对于古人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的私人财产,是廉价的劳动力,是要用来养老送终的,这才是古人热衷于生育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大家都不愿生育的主要原因,因为现代社会孩子不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而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是专家们口中的“人口红利”,也是父母嘴上说的“四脚吞金兽”。在现代社会,生孩子这件事已经变成了一种亏本生意,是个无底洞,年轻人当然都不怎么感兴趣了。当然,年轻人只是对生孩子不感兴趣,并不是对异性不感兴趣。

除了有利可图这一点,人之所以生孩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生孩子会很吃亏,甚至会面临生存上的威胁,这其实和有利可图也是相通的。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对于一个没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老一辈人常说多子多福,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多子多福,少子少福,无子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所以,古人之所以对生孩子如此执着,主要不是因为性欲,也不是因为父爱母爱,而是因为孩子就是财富,就是资源,就是力量,没有孩子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另外,生孩子的决定权一般都不在父母手上,而是在父母的父母手上,也就是祖父母的手里,同时也在整个社会手里。换句话说,每一个正常人都是要生孩子的,没人敢拒绝生孩子。即使在几十年前,年轻人基本上也没有生孩子的决定权。直到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依旧没有生孩子的决定权,被父母长辈催着逼着结婚生子,如果不结婚生子就会被父母长辈嫌弃,甚至厌恶。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还没有达到每个人都拥有生孩子的决定权的程度。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都默认每个人都要生孩子,不生孩子就是异类,要不然可能就是身体有问题。

不过,由于疯涨的房地产给了现在的年轻人当头一棒,尽管很多年轻人并没有真正掌握生孩子的决定权,依旧还是要被父母催婚催生,但他们还是获得了和掌握了生孩子的决定权的年轻人一样的权利,那就是不生孩子,不过他们不生不是因为不想生,而是因为生不起,养不起。这也是中国社会的生育率迎来断崖式下降的重要原因。

所以,大家之所以不能不生孩子,不能把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用在自己身上,是因为大家没有选择,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还可以进行选择。生而为人,绝大多数人的人生中都只有生孩子这一个选项,而没有不生孩子这个选项,直到现在依旧如此。

另外,对于父母养一个孩子会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金钱这一点,并不是一直以来都成立的。也就是在现代社会,养育孩子的成本和代价才如此之高,而在古代社会,对于一般人来说,养一个孩子其实并不需要多大代价,最多就是婴幼儿时期需要照看一下,等到孩子能走路说话之后,基本上就可以为家里干活了,父母也不用操什么心了。而在现代社会,孩子都要接受教育,如果读到大学的话,可能20多岁还需要父母供养,这在古代是很少见的。

所以,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本来就不会为孩子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他们也没有这些空余资源,所以自然就不存在把这些时间、精力和金钱用在自己身上,自己就会过得很好的可能性。而且,如果他们不生孩子的话,还会过得更惨。

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多父母确实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他们把这些时间、精力和金钱用在自己身上,可能也会过得很好,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没有选择,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出生的一代人,也就是以李焕英为代表的60和70后,他们是处于历史转折点的一代人,也是被历史捉弄的一代人。

六、60后和70后是社会快速转型中做出巨大牺牲的一代人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父母生不生他们不是他们能决定的。而由于一直以来生孩子的决定权不在个人手里,父母生不生孩子也不是自己能完全决定的,而是时代和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的。在生孩子这件事上,父母和孩子都没有选择,父母总是要生孩子的,孩子总是要出生的,这是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所以必然就要存在这么一种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虽然和血缘有关,但和其他人际关系一样,主要还是利益的结合与博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亲子关系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一直以来,父母在亲子关系都处于主导地位,并且是获利方(或者说不生孩子会很吃亏),所以人类才能繁衍至今,要是生孩子变成亏本生意的话,人类的繁衍就会遇到麻烦。在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人类的繁衍确实出现了问题,发达国家无一没有跌入“低生育陷阱”。

正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由于近代以来的发展落后于西方世界,又被西方国家压迫和侵略,所以生产力一直比较落后,经济基础也很差,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整体实力才逐渐增强,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才逐渐提上来。

改革开放虽然让中国发展起来了,但是发展太快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社会快速转型,社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受到极大的影响,亲子关系更是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特有的中国式现象,这些现象集中体现在60后和70后与80后和90后之间的亲子关系中,也就是以李焕英和贾晓玲为代表的两代人之间。

对于60后和70后来说,他们生于那个时代,对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点他们几乎没有选择,他们只能选择和谁结婚,和谁生孩子,不能选择生不生孩子,甚至有的人连和谁结婚,和谁生孩子都没得选。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80和90后如果处于60后和70后的时代,他们面对的也是完全一样的处境,不会有什么不同,这就叫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60后和70后必须要完成生孩子这一门必修课,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有了80后和90后的出现。但是,60后和70后父母要面对的却是他们的父母,以及历史上的一些父母可能从来都没有面对过的局面。对于60后和70后来说,他们小时候生活很艰苦,长大成家之后虽然遇上了改革开放,有很多挣钱的机会,但他们挣得也不多,而且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大多数人挣的都是辛苦钱。60后和70后虽然挣了一些钱,但他们在子女身上也要花很多钱,这些钱远远超过在他们小时候他们的父母养育他们时花的钱(排除通胀因素),因为80后和90后的养育成本远远高于60后和70后,最重要的一项成本就是教育支出,如果孩子要读大学的话,父母就要供养他们到20多岁,开销不可谓不大。而60后和70后,他们可能在十几岁就没学上,要为家里干活挣钱了,这一进一出又是巨大的差距。

社会的快速转型,让60后和70后在养育子女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可能是他们在生孩子之前没有预料到的,而且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但是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他们想不养也不行了,所以只能辛辛苦苦挣钱,把孩子养大成人。很多人也因此失去了自我,一辈子都是在为子女而活。

60后和70后正好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这是一个生孩子从有利可图变成亏本生意的历史转折点,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高了,养育孩子的成本就远远高于以往任何时代。现代化社会“低生育陷阱”的出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前养孩子,只要饿不死能长大就行了,而现在养孩子,必须要让孩子接受教育,否则长大后就只能生活在社会底层,而教育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在60后和70后之前,生孩子都是有利可图的,而在他们之后,生孩子开始变得无利可图了,反而还会亏本。这就是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中国人从罚款也要多生孩子,变成了即使开放二胎却连一胎都不愿意生

社会发展太快,60后和70后是牺牲最大的一辈人,他们在小时候没享受过什么,长大成人之后又一直为儿女操劳,等以后老了,如果没有养老金也享受不了什么。他们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却太少,成为了社会快速发展和快速转型下的炮灰。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但他们生在这个时代,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对于60后和70后的牺牲,很多80后和90后其实都是看在眼里,所以他们才会对父母感到如此愧疚,在看完电影后会动情落泪。80后和90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东西太多了,而这些东西都是60后和70后辛辛苦苦挣来的,他们自己没享受多少,大部分都给了80后和90后。

七、80后和90后的成长过程同样带着伤痛

李焕英在和贾晓玲喝酒时,对贾晓玲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句话看起来很令人感动,其实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绝大多数父母肯定都希望子女健康快乐,但他们还会对子女有各种要求和需求,不可能只让子女健康快乐就行了。而且在这些要求和需求面前,子女的健康和快乐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尤其是快乐更加无足轻重。别忘了,李焕英也对贾晓玲说过:“你什么时候能给妈长回脸!”,贾晓玲听到这句话是绝对不可能快乐的。

贾晓玲穿越回去之后,做的一切无非就是想要让李焕英高兴一次,给她长回脸,这其实还是出于她对于母亲的愧疚感,更是出于她母亲对她的要求,而这两者显然都不是真正的爱。

出自同一个人之口的这两句矛盾的话,其实就是中国式亲子关系中父母子女之间相爱相杀的具体表现。虽然父母都很爱孩子,爱到浓时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孩子,包括生命,比如说李焕英不顾一切去接从空中掉下来的贾晓玲,最终被砸伤,但是回到现实中来,父母对于子女始终还是存在利益诉求,比如给自己长脸这一点。绝大多数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其实都是攀比的工具。

很多人应该都听父母说过这样一句气话:“我生你有什么用?”这句话的含义不言而喻。绝大多数孩子的诞生都是伴随着父母的利益考量的,绝大多数人生孩子也都是因为对孩子有所求,如果对孩子没有所求的话,他们也就不会生孩子了,那世界上也不知道要少多少孩子。只有那些有钱人,才有可能只是因为喜欢孩子而生孩子。

60后和70后父母虽然为80后和90后子女付出了很多,但人都是自私的,天底下也不存在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他们还是和以往的父母一样,并不是完全心甘情愿为孩子付出,也是要孩子回报自己的。他们也想要牢牢控制住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所以,60后和70后父母和以往的父母一样,也会像千百年来的父母一样,给子女灌输孝道观念,通过强调自己多么多么不容易,为子女付出了多少,没有子女自己又会怎么怎么样来让子女产生愧疚感,以便于控制孩子,让孩子听话。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80后和90后都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内生动力不足,自我认同感很低,简单地说就是自卑。尤其是很多来自农村的80后和90后,他们和城里的80后和90后相比,普遍要更内向自卑,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父母有意无意给他们造成的伤痛。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并不承认或者不知道自己有讨好型人格。

所以,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虽然他们从60后和70后那里获得了很多东西,但是他们和以往任何时代的孩子一样,在相爱相杀的亲子模式中,成长也是带着伤痛的。不同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接受了教育,懂得了伤痛就是父母带来的。但他们也明白父母的无奈,也知道父母是真的很不容易,他们很清楚自己可能一生都还不上欠父母的债,所以即使父母给自己带来了一些伤害,但他们还是会对父母感到愧疚。

八、人要为自己而活,不为父母,也不为子女

有这么一句俗语:清官难断家务事。清官之所以难断家务事,不是因为清官水平不高,而是因为家庭事务错综复杂,各种利益纠葛牵扯不清。家庭中所包含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和其他类别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个人利益是高度糅杂在一起的,而且还涉及情感因素,很难分得一清二楚,即使是当事人都不一定能分清楚,所以这就不是一个法律能解决的问题,即使是青天大老爷再世,也难对家务事做出公正的判决,让每个人都满意。

由于家务事很难分得清楚,所以有时候就会给人带来很多苦恼。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就是如此,很多中国人的一生,为父母而活,也为子女而活,就是从来都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过,他们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父母子女,而不是自己。

不过,虽然很多父母看起来一切都为子女着想,但实际上还是为了自己,他们之所以打着一切都是为了子女的旗号,是因为他们的个人利益和子女深度挂钩,只有子女好了,他们才能好。有很多父母都把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是很可悲的,对于孩子来说,这显然会是很大的压力,也是不公平的。

受到时代的限制,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无奈,以及不可抗拒的命运,60后和70后就是这样的一代人,他们的命运被时代左右,自己无力与时代对抗。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现在的年轻人就远比60后和70后幸运,虽然生活依旧不容易,但他们有更多选择。

对于这些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年轻人来说,一定要明白一点:人要为自己而活,不为父母,也不为子女。

以前为了生存,一个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中间还要有配偶,一起组成家庭,互相抱团取暖,共御风险,所以人不可能光为自己而活,还要为父母,为子女而活。在这种互相依附的关系下,父母子女之间,包括夫妻之间就不可能是纯粹的情感关系,必然会牵扯到复杂的利益纠葛,也会发生很多矛盾。只有解除了人身依附,每个人都只为自己而活,才能成为独立而自由的个体,才能在平等的基础建立感情关系,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而真正的爱是不会让人产生愧疚感的。那种名为亲情,实则充满利益纠葛,在愧疚感的带动下才产生的所谓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而在现代化社会,一个人就足以独自生存,不需要再和谁抱团取暖,所以就不用再为别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就行了。当然,为自己而活不是让大家不要父母,不要子女。子女或许可能不要,但父母不要是不可能的。为自己而活和拥有父母子女也并不矛盾,为自己而活的含义是不要把自己和父母,和子女捆绑在一起,形成人身依附的关系,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该依附于任何人,也不应该让任何人依附。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真正做到为自己而活,不和父母子女互相依附依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所有人应该明白,“亲兄弟,明算账”,无论和父母子女的关系有多亲密,还是要在经济利益上分得清楚一点,该算清楚的账一定要算清楚,不要认为谈钱伤感情,其实不谈钱对感情的伤害更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感情账是感情账,经济账是经济账,千万不要混为一谈,不要用钱换感情,也不要用感情换钱,否则依然还会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局面。

对于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以及其他任何人际关系,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经济上,都要量力而行,自己能付出多少,愿意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千万不要过度付出,自我感动,又要求对方也要同等付出,甚至付出比自己更多,这是一种道德绑架,只会给对方带来伤害,只会让对方想要逃离。很多中国式父母其实就是这样的,他们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孩子身上,并以此为名为孩子付出了太多,甚至失去了自我,这些代价孩子是承受不起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还不上,所以往往就会很愧疚,想要逃离。

当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和问题,还是要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上来解释和解决,光靠人的意识是解决不了的。中国式父母之所以一切都围绕着子女转,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社会太残酷了,如果不让子女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那么他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中国社会是一个过度竞争的社会,内卷很严重,这主要还是因为人口太多,资源太少。蛋糕就那么大,根本就不够分,所以大家就能争先恐后地去抢了。关键还是要把蛋糕做大,也就是要发展,当然也要确保分配公平,否则再大的蛋糕都不够用。

不为父母而活,也不为子女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关键在于,必须要打破婚姻家庭制度的束缚。很多人会认为没有婚姻家庭的社会是很可怕的,但实际上,婚姻家庭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婚姻家庭也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个人才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只是由于人类社会目前还处于婚姻家庭的阶段,所以大家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婚姻家庭制度之中,于是就产生了每一个人都应该和一个异性结婚,组成家庭的误解。

打破婚姻家庭制度的束缚也不意味着放弃人类的繁衍,没有婚姻家庭之后,人类才能更自由的繁衍。当生产力足够发达时,社会按需分配,每个人都衣食无忧,包括父母子女,所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必再为自己的父母子女负责,婚姻家庭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人们自由恋爱,不用依附于对方,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不是一对夫妇,而是两个独立的人,如果要生孩子,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孩子不用自己来养,会有专门的社会化抚养机构。到时候可能也没有父母的概念了,因为孩子不用再依靠父母生存,父母这一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也不重要了,每个孩子都在一起长大,享受相同的资源,这样人的出生的不平等也被打破了,不会再有靠投胎来决定命运的事情了。

其实更可能的是,以后的人类都不再有性别了,男人和女人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没有性器官的新人类,这样性别的不平等也不存在了。至于人类的繁衍,通过科技手段就足以完成,不需要人类自己再参与。甚至科技有可能发达到可以让人类的意识永生,用机械来取代人的肉体,这样人类也不需要繁衍了。

但是,只要生产力不够发达,人的生存依旧存在风险,人就不可能真正为自己而活,免不了要抱团取暖,要和父母子女,或者其他人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御风险。而当和父母子女或者其他人结成利益共同体之后,人就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着,自然也就不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