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人的认识中,孩子一般都是随父姓的。随父姓之所以会是社会主流,是有一定历史传承的。在古代男权社会,男人主导一切,在婚姻制度中也是一样的,男娶女嫁的婚姻模式就意味着男人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女人只是附属,甚至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当然就没有冠姓的权利。
不仅如此,古代女性嫁人之后,还要失去自己的冠姓权,要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丈夫的姓氏,现在香港也仍然存在这种婚后冠夫姓的现象,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女性的名字有四个字。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孩子随母姓其实也就等同于随父姓,因为母亲就是随丈夫姓的。
直到如今,社会依旧还是由男性主导的,所以子随父姓也还是普遍现象。不过,随着社会转型,现代社会婚姻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应该跟谁姓也成为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法律也规定了,孩子可以跟父亲姓,也可以跟母亲姓。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名字本身只是一个代号,随谁姓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问题,但从历史上来看,随谁姓本质上是一种财产所有关系,孩子随父姓,就意味着孩子归父亲所有,是父亲的财产。如果孩子不随自己姓的话,父亲就有理由拒绝抚养孩子。事实上,在古代男权社会,如果不是入赘这种特殊情况的话,随谁姓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没有女性会同男性争冠姓权,她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勇气,甚至可能没有这个意识。
到了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权利不断提升,部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甚至比自己的配偶更高更强,那么她们自然就有实力争夺孩子的冠姓权了,所以孩子随谁姓也就成了一个问题。
在部分女性看来,冠姓权是一种很重要的权利,所以她们格外重视。冠姓权之所以这么重要,背后其实是婚姻双方的利益博弈,更是女权和男权之间的博弈。
仅从姓氏传承的角度考虑,女性完全没有必要去争夺冠姓权,因为虽然孩子是女性生的,但是冠姓权自始至终都是男性之间的游戏,跟女性毫无关系。姓氏制度本身就是按照父系传承的,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也早已经不存在按照母系传承的姓氏。所以即使随母姓,本质上还是随父姓,只不过是随孩子的外公姓(入赘的除外),因为孩子的母亲是随外公姓的,而不是随外婆姓的。
也就是说,冠姓权的争夺并不是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矛盾,而是爷爷和外公之间的矛盾,依然还是男人之间的问题,而不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问题。
从生理上来说,姓氏的父系传承和男性Y染色体的遗传是一致的,都是传男不传女。正常情况下,也只有男孩子才会有Y染色体,有Y染色体的孩子一定是男孩子。而姓氏虽然可以传给女儿,但在随父姓的规则下,不能再传给外孙,所以只能通过儿子再传给孙子,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古人的宗庙香火也都是按父系传承的,所以如果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话,就意味着绝嗣了,姓氏也传不下去了,当然也可以招上门女婿,或者从旁支过继。
女性当然有权利争夺孩子的冠姓权,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就堕入无法自圆其说的怪圈子。女性要想争得孩子的冠姓权,就要跳出现有的姓氏制度,否则争来争去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罢了。
跳出现有的姓氏制度,意味着女性首先就要放弃自己现在的姓氏,因为这个姓氏本来也不是你的,而是你父亲、兄弟和侄子的。而因为这个姓氏不是你的,所以你争来争去到头来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姓氏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古人大都以封邑、官职等为姓,现在女性要争夺冠姓权,也可以为自己确定一个姓氏,比如说以职业为姓,以所在地为姓,或者甚至干脆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姓。
在确定了自己的新姓氏之后,女性就可以争夺孩子的冠姓权了,这个时候再让孩子随母姓,那就是真正地随母姓了,而不是看起来随母姓,实际上还是随父姓。
但是问题来了,女性自己选择一个新姓氏,然后又让孩子随自己姓,这样虽然获得了真正的冠姓权,但是有什么意义呢?在现代社会,冠姓权也不再是一种财产所有关系,就算孩子随你姓,也并不是你的财产,最多也就是证明你们之间关系很密切罢了。
所以,对于女性来说,冠姓权其实是没什么好争的,争到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姓氏的功能本来也在逐渐减弱,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大家并不关心血缘宗亲关系,所以一个人有没有姓其实都不重要了,只要有名可以称呼就行了。名字本来也就是一个代号而已,能达成这个功能就行了。而且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份证号,可以在很多场合证明自己的身份,替代了姓名的很多功能。
随着社会转型,姓氏应该会逐渐走向消亡,以后大家给孩子取名字,就只取个名就行了,不需要再加姓,这样也就不会再有冠姓权的争议了。
当然,女性要争夺孩子的冠姓权,其实很多时候也不是仅仅为了让孩子随自己姓,而是为了在婚姻关系中争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看很多女性看来,孩子跟谁姓,谁就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优势,谁就拥有家庭的主导权,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她们当然就会有强烈地争冠孩子冠姓权的意愿。
除此之外,现实生活中还有双方长辈对于冠姓权的争夺,也就是爷爷和外公之间的矛盾。由于推行计划生育 “只生一个好”的政策,现代社会有大量的独生子女,对于只有独生女的家庭来说,按照子随父姓的传统,他们的家庭姓氏就传不下去了。所以孩子的外公就主张孩子也应该随母姓,理由就是男女平等。孩子的爷爷对此当然会有意见,自己的孙子不跟自己姓叫作怎么一回事?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大家也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说同时给孩子取两个姓,所以有的孩子就有两个姓,名字是四个字。在全面二胎政策实行之后,大家又想出了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的方法,这样看起来就皆大欢喜了。
实际上这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因为名字毕竟是属于孩子的。如果别的孩子都只有一个姓,而有一个孩子却有两个姓,那这个孩子很有可能被歧视和嘲笑。两个孩子不同姓也会存在很多问题,会在孩子的成长中造成很多隔阂,而且对于父母和祖父母来说,他们很可能更偏爱跟自己姓的那一个孩子,这也是不好的。
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放弃姓氏,没有姓氏就不会存在冠姓权的问题。姓氏本来也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是社会转型太快,老一辈人还不能完全适应,他们对于冠姓权还是很执拗的。取两个姓和两个孩子不同姓可以作为过渡方式,等得大家都适应了没有姓氏的时候,给孩子取名都不再加姓氏,姓氏自然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