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爱情也按需分配吗?

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甚至不相信。如果都按需分配了,需要多少就可以分配多少,那谁还愿意劳动,愿意工作呢?大家都不劳动,都不工作,社会财富和资源从哪里来?没有充足的社会财富和资源,怎么可能实现按需分配?而且如果需要多少就分多少,哪里有那么多东西来分?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并不是。很多人之所以不理解,甚至不相信“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分配方式,是因为他们代入了自己的想法,以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和现在的人类的想法是一样的。

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不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是不一样的,人们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也会大不相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就好比在婚姻方面,旧社会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都是父母长辈做主说了算的,而现在,年轻人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拥有一定程度的婚姻自由。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婚姻制度都不存在了,大家根本就不结婚。

对于旧社会的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自由恋爱可能是想都不是敢想的事情,他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还可以这样。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以后不存在婚姻制度可能也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们会认为这很不现实,然而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没有婚姻制度的。

很多人没有搞清楚,婚姻制度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同样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消亡。而且,婚姻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以前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可以允许男性拥有多个配偶,而现在则是一夫一妻制,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个配偶。

只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出生在婚姻家庭中,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婚姻家庭很重要,结婚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但如果你不是在婚姻家庭中长大的话,你可能就会觉得婚姻家庭没那么重要了。事实上,离开婚姻家庭,人类照样也可以活得好好的,并不是就活不下去了。只是现目前婚姻家庭制度还有一定的存在价值,很多人还需要依赖婚姻家庭生存,所以婚姻家庭制度暂时还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在人类进入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后,婚姻家庭才会,也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受到时代和社会观念的限制,很多人对共产主义社会是存在认识误区或者说盲区的。因此,我们不能以现目前人类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去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东西,而要站在共产主义社会的角度和立场上,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前提下去认识和理解共产主义社会,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共产主义。

回到按需分配的问题上,共产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做到按需分配,是因为生产力高度发达,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正是因为有充足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才可以做到按需分配,每个人需要多少就分给他多少。有的人可能还是理解不了,需要多少就分多少,哪里有那么多东西来分?要是有人贪得无厌怎么办?

要明白,按需分配并不是每个人想要多少就给他多少,而是按照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来设置一个平均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来分配,那么每个人的需求就能得到满足了。而且最关键的是,贪得无厌的人只会在资源匮乏的时候才会出现,当资源相对充足之后,人就不会贪得无厌了,因为当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反而会失去欲望。就好比有人一夜暴富,然后天天大鱼大肉,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对大鱼大肉失去兴趣,反而会想要吃一点咸菜稀饭,这是一个道理。

在共产主义社会,当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对于欲望就没有什么执念了。在吃的方面是这样,在性的方面也是这样。

对于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很多人还有一点很不理解,甚至以此来证明共产主义是天方夜谭,是海市蜃楼,是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实现的,那就是爱情和婚姻。有人就问了,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爱情和婚姻也能按需分配吗?美女就那么多,怎么来分配?还要按需分配,想要多少美女就能有多少美女吗?

共产主义爱情和婚姻的问题,其实和吃饭的问题是一样的,无非就是人的欲望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当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对于欲望就没有什么执念了,性欲也是一样的。那么又有人要问了,性欲怎么得到充分满足?性欲的充分满足就是建立在性的完全解放的基础之上,现在的人之所以性欲得不到充分满足,是因为社会对性资源进行了管控和垄断,用道德和法律的方式,要求每个人必须通过婚姻的方式来获取性资源。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下,人的性欲显然是得不到充分满足的,只有可以自由地在你情我愿的前提下和每一个异性发生性关系,这才能让人的性欲得到充分满足。

这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是离经叛道的,但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以现在人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去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东西。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异性都可以发生性关系这种事情,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过了,那时候没有婚姻制度,人类的性行为是不受任何约束的,而且人类当时对于性行为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都是自发的生理行为,和动物发情寻找配偶交配没有什么区别,也和爱情扯不上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性的解放是必然的事情,没有谁可以阻挡。性是人的本能,本来就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就和吃饭睡觉一样。只是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都会对性行为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因为性行为关系到人类的再生产,不进行限制是不行的。生产力不够发达,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为了应对生存挑战,人类就在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婚姻制度,婚姻制度的一大功能就是限制和规范人类的性行为,因此婚姻制度也是性解放的一大阻碍。

等到生产力足够发达时,也就是进入共产主义之后,婚姻制度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性也会得到空前解放。等到那时,人类不会再受到婚姻制度的束缚,不用再和某一个异性结成婚姻关系,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都可以和任何一个异性交往,发生性关系。当然,这必须建立在你情我愿的前提下。

在性得到完全解放之后,性交就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了,只要两个人了达成共识,即使没有产生爱情,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发生性关系,让自己的性欲得到满足,其他人没有理由,也不会去干涉这种事情。而当性欲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类对于性欲的执念也就不会那么强了,随时都可以得到的东西,谁还会过多在意呢?

有人可能还会问,人有美丑之分,大家都喜欢美女,不喜欢丑女,而美女数量有限就那么多,哪可能人人都能得到呢?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一个问题,虽然美女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等到性完全解放之后,美女的姿色就不再是属于某一个男人或者某一些男人的,而是属于所有男人的,每个男人都可以追求美女,而所谓的美女也可以接受每个男人的追求。换句话说,美女虽然只有那么多,但她们可以和很多男人发生关系。以此类推,帅哥虽然只有那么多,但是他们也可以和很多女人发生关系,因此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对于美女和帅哥的追求在理论上都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当然前提是要博得帅哥美女的亲睐,人家要愿意跟你发生关系才行。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一个人和很多异性发生关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也是不能接受的,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以现在人的思维意识和价值观念去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东西,这在在性完全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很正常的。必须要明白,这个时候性交已经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不受任何限制,就和吃饭一样,今天可以和一个人吃饭,明天就可以换一个人,这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其他人不应该干涉,也不会有人去干涉。发生性关系虽然和吃饭也有区别,但只要做好安全措施,和很多异性发生性关系也并没有什么风险,也不存在谁吃亏的问题,只要双方都能得到快感和享受就行了。

另外,美丑的概念也是相对的,每个人的审美观念也可能不一样。只要经过打扮,大部分女生都可以成为美女,即使天生有缺陷,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改善。所以美女其实并不稀缺,不用担心可以追求的美女不够多。同理,帅哥也并不稀缺。

最关键的还是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就会失去欲望。如果能轻易和美女帅哥发生性关系,久而久之大家就不会对美女帅哥有多大兴趣了。

至于爱情,那就是更高级的东西了,在性得到完全解放之后,爱情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和现在的爱情大不一样。事实上,现在很多人理解的爱情,都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夹杂了很多其他东西的以爱情为名的复合体。在生存无忧,性也得到完全满足之后,爱情就变得很纯粹了,不夹杂任何利益关系,两个人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能在精神层面上产生共鸣,就可以结成爱情关系,两个人也不用生活在一起,这是一种完全自由的关系。

事实上,爱情也是私有制的产物,是在人类分为男女两性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在性欲得到充分满足之后,爱情其实也没那么重要了,和友情也不再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和社会中的每一个异性发生性关系,爱情和友情也就不存在什么本质区别了。

而且,人类发展到高级阶段,很有可能会朝着性别消失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未来的人类可能就没有性别之分了,没有男人,也没有女人,只有一种没有性别的新人类。如果不存在男人女人了,那么性欲就不存在了,爱情也就不存在了。没有爱情也没什么可怕的,也不会影响到人类的繁衍,未来人类完全通过科技手段解决繁衍的问题,甚至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意识永生,那就不需要进行繁衍了。

所以,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爱情和婚姻,准确地说是性欲,也是可以按需分配的。而且爱情和婚姻很有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如果到时候都没有爱情和婚姻了,大家都没有性欲了,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了,也就不需要什么按需分配了。

2021年6月17日

日月星辰那么远,为何人眼能看见?

如果问:人的眼睛能看多远?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有人可能会说几百米,几千米。但是又有人会说了,肯定不止几百米,几千米,因为月亮和太阳我们都能看见,而月亮距地球约38万公里,太阳则距地球约1.5亿公里。除了太阳和月亮,我们在天气好的夜晚还能看到很多离地球更远的,以光年为单位的星星。

很多人应该就会疑惑了,人眼到底能看多远?

事实上,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官之一,眼睛是一个非常精密的光学仪器。从理论上来说,人眼可以看到无限远的地方,前提是从无限远的地方有足够强的光线射来,而且没有任何遮挡,可以直达眼睛。

对于人的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这一点,很多人可能还是存在一些误解。眼睛本质上是一个光学仪器,和相机的原理一样,在构造上也大同小异。眼睛的主要功能就是让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可见光通过眼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再由瞳孔自动控制进光量,在视网膜上聚焦。视网膜再将感受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传输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影像,这样我们就看见了东西。

必须要指出的是,我们看到的影像并不是在眼睛里产生的,而是在大脑里产生的,就好比疼痛感也是在大脑里产生的,而不是在某个身体部位产生的,只是大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是哪个部位在疼。

数码相机其实也是一样,镜头只是用来折射光线、控制焦距和进光量的,感光元件则是用来感受光线的,而处理器才是真正用来产生影像的。人眼和相机类比,眼球就好比是镜头,视网膜就好比是感光元件,而大脑则是处理器。

理论上来说,相机也可以拍到无限远的物体,当然前提还是无限远的地方有足够强的光线射来,没有任何遮挡,可以直达镜头。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所以感觉看不到多远,比如说只能看到几百米,几千米,是因为更远处的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无法被人眼捕捉,那我们自然也就看不见了。这些光线之所以无法被人眼捕捉,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被遮挡了,二是光线强度不够。

被遮挡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空气质量不好,能见度不高。比如说雾霾天气,能看见的距离就很有限,遇到沙尘暴能看见的距离就更有限了。大雾天气能见度也不高,可能只有几十米,几百米,更远的物体的光线都被大雾遮挡住了,无法进入人眼,所以我们就看不见了。在阴雨天我们看不到太阳,也是因为太阳被云层遮挡了。

另外,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对人的视野造成了很大的局限。如果在你眼前有一栋摩天大厦,那你和这栋大厦的距离,就是你的眼睛能看见的最远距离。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可能拐个弯,绕过这栋大厦跑到人眼里来。当我们进入山区时也是一样的,一座高大的山会遮挡住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看到一座大山,大山背后被遮挡的东西就看不见了。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这是因为站得越高,能阻挡光线的物体也就越少,那么自然就能看得更远了。当然,前提是空气质量要好,也没有云雾,否则站得再高也看不了多远。不过,由于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是椭球形的,所以有时候即使空气质量很好,看起来一望无际,没有任何遮挡,我们也不能看到无限远的地方,还是会被地平线遮挡。在大海上,我们会看到海天相接连成一条线,这也是因为视线被海平面阻挡了。

只有望向天空时,我们才有可能看到无限远处。在满天繁星的夜晚,我们能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这些星星实际上距我们很远,远到即使用光的速度也要走很多年。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这些星星时,这些光线已经走了很多年了,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年以前发出的光。

当然,我们能看到这些星星,除了眼睛可以看到无限远之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这些星星足够亮,所以才能在相隔很多光年之外的地方,让我们用眼睛感受到。一些不发光或者不反射光的星星,以及亮度不够的星星,即使离我们很近,我们也不一定能看到。而在晚上,由于没有了太阳光,绝大多数物体折射的光线都很弱,所以我们同样很难看见。

说这么多,无非就是两点:一是人的潜力其实是很大的,就拿人眼来说,我们本来可以看到无限远的地方,却被各种各样的东西给遮挡了,这些遮挡甚至让我们产生就只能看这么远的错觉。人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被任何东西所阻碍,所束缚,更不应该妄自菲薄。只有排除这些阻碍和束缚,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站得高,看得远”。

二是只有那些足够亮的星星,才能在非常非常远的地方,仍然能让人看到它。如果自身不够亮,即使距离很近,我们可能也看不见。人也是一样,只要有能力有才华,虽然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被人看见,但总是会被人看见的。当然,对于光年之外的星星来说,能不能被人类看见一点都不重要。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也都是平常的一天

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地球自转一圈产生了昼夜更替,一天就是这么来的;地球的公转则产生了四季变换,一年就是这么来的。当然,四季的产生还和地轴倾斜有关。另外,并不是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昼夜交替,有的地方四季轮回也并不明显。

除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公转(自转)对于人类也有不一般的意义,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月亮就盈亏一次,一个月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都和地球以及月球的转动有关,人类是以地球和月球的转动周期来对时间进行度量的。

地球和月球的转动是有周期的,然而时间却是没有周期的。因为物质的运动是不可逆的,所以时间永远是向前的,回到过去的时空穿越在理论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地球和月球的转动也没有真正的周期。周期的含义是物体进行重复的运动,在一定的时间后又会回到最初的状态。地球自转一圈看似是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然而由于地球也在公转,所以自转一圈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样,地球公转一圈也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因为太阳系也在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又在绕着更大的星系在转……

也就是说,从整个宇宙的角度来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期运动,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同样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期运动。地球和月球一旦离开了某个位置,就再也回不去了,时间也是一样,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

或许是因为周期性(或者说掌控时间)能够给人类带来安全感,减轻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所以人类非常在意时间的周期性,在定义时间时也给时间强加了周期性。人类尤其重视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周期,于是人类社会就有了包括圣诞和春节等在内的各种节日,以及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等各种纪念日,这些节日和纪念日的含义就是每过一年的时间,大家就会庆祝或纪念一次。

从自然规律上来说,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发生了就已经是过去式,不可能再改变什么,所以所有这些人为规定的节日和纪念日,不过都是人类的自我安慰和自娱自乐罢了。但这无可厚非,因为这可以让人类获得一种掌握时间的错觉,能减少对未知的恐惧。对于人类来说,这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每一天其实都是新的一天,并不是过去任何一天的重复。每一年也都是新的一年,不是过去任何一年的重复。虽然人类可能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相同的事情,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也会存在周期现象,但这并不代表时间是重复的。不管人类如何定义,时间都不会重复,只会一直往前。

每一天也都是平常的一天,不会因为在一年前或者很多年前的这一天发生过什么事情就变得与众不同,所谓的不同都是人为赋予的。人类需要安全感和仪式感,所以就产生了各种节日和纪念日,这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人类的合理权利,但人类不应该被种种节日和纪念日所束缚,而应该坦然对之。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也都是平常的一天。人类活在当下,应该着眼于可控的未来,而不是紧盯着不可更改的过去,甚至为之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