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那么远,为何人眼能看见?

如果问:人的眼睛能看多远?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有人可能会说几百米,几千米。但是又有人会说了,肯定不止几百米,几千米,因为月亮和太阳我们都能看见,而月亮距地球约38万公里,太阳则距地球约1.5亿公里。除了太阳和月亮,我们在天气好的夜晚还能看到很多离地球更远的,以光年为单位的星星。

很多人应该就会疑惑了,人眼到底能看多远?

事实上,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官之一,眼睛是一个非常精密的光学仪器。从理论上来说,人眼可以看到无限远的地方,前提是从无限远的地方有足够强的光线射来,而且没有任何遮挡,可以直达眼睛。

对于人的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这一点,很多人可能还是存在一些误解。眼睛本质上是一个光学仪器,和相机的原理一样,在构造上也大同小异。眼睛的主要功能就是让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可见光通过眼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再由瞳孔自动控制进光量,在视网膜上聚焦。视网膜再将感受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传输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影像,这样我们就看见了东西。

必须要指出的是,我们看到的影像并不是在眼睛里产生的,而是在大脑里产生的,就好比疼痛感也是在大脑里产生的,而不是在某个身体部位产生的,只是大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是哪个部位在疼。

数码相机其实也是一样,镜头只是用来折射光线、控制焦距和进光量的,感光元件则是用来感受光线的,而处理器才是真正用来产生影像的。人眼和相机类比,眼球就好比是镜头,视网膜就好比是感光元件,而大脑则是处理器。

理论上来说,相机也可以拍到无限远的物体,当然前提还是无限远的地方有足够强的光线射来,没有任何遮挡,可以直达镜头。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所以感觉看不到多远,比如说只能看到几百米,几千米,是因为更远处的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无法被人眼捕捉,那我们自然也就看不见了。这些光线之所以无法被人眼捕捉,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是被遮挡了,二是光线强度不够。

被遮挡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空气质量不好,能见度不高。比如说雾霾天气,能看见的距离就很有限,遇到沙尘暴能看见的距离就更有限了。大雾天气能见度也不高,可能只有几十米,几百米,更远的物体的光线都被大雾遮挡住了,无法进入人眼,所以我们就看不见了。在阴雨天我们看不到太阳,也是因为太阳被云层遮挡了。

另外,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对人的视野造成了很大的局限。如果在你眼前有一栋摩天大厦,那你和这栋大厦的距离,就是你的眼睛能看见的最远距离。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不可能拐个弯,绕过这栋大厦跑到人眼里来。当我们进入山区时也是一样的,一座高大的山会遮挡住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看到一座大山,大山背后被遮挡的东西就看不见了。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这是因为站得越高,能阻挡光线的物体也就越少,那么自然就能看得更远了。当然,前提是空气质量要好,也没有云雾,否则站得再高也看不了多远。不过,由于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而地球是椭球形的,所以有时候即使空气质量很好,看起来一望无际,没有任何遮挡,我们也不能看到无限远的地方,还是会被地平线遮挡。在大海上,我们会看到海天相接连成一条线,这也是因为视线被海平面阻挡了。

只有望向天空时,我们才有可能看到无限远处。在满天繁星的夜晚,我们能看到一闪一闪的星星,这些星星实际上距我们很远,远到即使用光的速度也要走很多年。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这些星星时,这些光线已经走了很多年了,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年以前发出的光。

当然,我们能看到这些星星,除了眼睛可以看到无限远之外,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这些星星足够亮,所以才能在相隔很多光年之外的地方,让我们用眼睛感受到。一些不发光或者不反射光的星星,以及亮度不够的星星,即使离我们很近,我们也不一定能看到。而在晚上,由于没有了太阳光,绝大多数物体折射的光线都很弱,所以我们同样很难看见。

说这么多,无非就是两点:一是人的潜力其实是很大的,就拿人眼来说,我们本来可以看到无限远的地方,却被各种各样的东西给遮挡了,这些遮挡甚至让我们产生就只能看这么远的错觉。人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被任何东西所阻碍,所束缚,更不应该妄自菲薄。只有排除这些阻碍和束缚,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站得高,看得远”。

二是只有那些足够亮的星星,才能在非常非常远的地方,仍然能让人看到它。如果自身不够亮,即使距离很近,我们可能也看不见。人也是一样,只要有能力有才华,虽然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被人看见,但总是会被人看见的。当然,对于光年之外的星星来说,能不能被人类看见一点都不重要。

《你好,李焕英》:人要为自己而活,不为父母,也不为子女

目录

一、《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好电影

二、明明是喜剧电影,为什么会看哭观众

三、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一定会过的比现在幸福吧!

四、愧疚感是怎么产生的

五、人为什么要生孩子?

六、60后和70后是社会快速转型中做出巨大牺牲的一代人

七、80后和90后的成长过程同样带着伤痛

八、人要为自己而活,不为父母,也不为子女

一、《你好,李焕英》是一部好电影

(剧透慎入)

在2016年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节目中,贾玲和她的团队表演了一个名为《你好,李焕英》的小品,主要剧情是贾玲穿越回到了妈妈李焕英的青年时代,想要撮合自己妈妈和厂长儿子欧阳柱而发生的搞笑故事。整个小品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笑点十足,只是结尾有很长一段煽情的情节,再加上背景音乐《依兰爱情故事》的烘托,有很多观众最后都由笑转哭,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尽管大家看小品只是图个乐,并不喜欢煽情,但是这个作品的煽情还是恰当好处的。贾玲在小品中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深遗憾,以及自己对于母亲的切切真情,这让很多观众都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因此产生了共鸣。

这个小品的反响很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贾玲又把它改编为同名电影,并且成功在2021年的春节档上映。虽然这只是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但是无论从口碑还是票房上来看,《你好,李焕英》都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而且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

从电影的角度出发,《你好,李焕英》之所以能大获成功,主要还是胜在题材和剧本上。这是一部喜剧电影,在春节档上映很合适,而且贾玲本身就是做喜剧的,水平也很高,所以电影版和之前的小品版一样非常搞笑,只不过有些小品中的搞笑手法在电影中呈现出来痕迹感比较重,和情节发展的联系不大,有点为了搞笑而搞笑的意味,但这无伤大雅,只要观众笑了就行了。贾玲毕竟也不是科班出身的导演,加之她和她团队的主业是演小品,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难免的。

光是一部搞笑的喜剧片,并不足以让《你好,李焕英》在口碑和票房方面实现双丰收,这部电影能大获成功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剧本。《你好,李焕英》是一部穿越片,从这一点来说,其创意其实并不是很突出,因为这一类型的电影早已屡见不鲜,早一点的有《神话》,过去几年则有《夏洛特烦恼》和《乘风破浪》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电影,票房也都很高。

而且,《你好,李焕英》和《夏洛特烦恼》其实很相似,这两部电影都是由喜剧作品改编而来的,《你好,李焕英》是小品改编而来的,《夏洛特烦恼》则是从舞台剧改编而来的。两部电影也都是由喜剧演员主演的,一个是沈腾,一个是贾玲,这两位都是当今中国顶级的喜剧演员。最终两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都很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夏洛特烦恼》也是一部穿越片,只不过和《你好,李焕英》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于人生的感悟,后者侧重于家庭亲情。从这一点来说,《你好,李焕英》和《乘风破浪》倒是更相似,只不过前者是母女关系,后者是父子关系。

仅从穿越这一点来说,《你好,李焕英》并没有太多的亮点,甚至穿越的方式也处理的不是很好,没能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存在一些瑕疵。不过,《你好,李焕英》胜就胜在最后的反转,贾晓玲不是一个人穿越回去的,而是和她母亲一起穿越回去的,但是贾晓玲一开始并没有发现这一点,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站在上帝视角上,但等到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年轻的李焕英其实也是穿越回去的,也站在上帝视角上,一切都知道,只是在陪自己的女儿演戏而已,正是这一点深深打动了很多观众,再加上影片最后一边呈现贾晓玲哭着奔跑的画面,一边呈现在她成长过程中母亲所付出的点点滴滴,这一下子就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也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在很多中国人的眼中,母亲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在背后默默地为子女付出和牺牲的形象。

这个双人穿越的设定可以说是神来之笔,非常大胆。在穿越题材影视剧中,双人穿越也不是没有过,在电视剧《神话》中,易小川和高要是双人穿越;在《穿越时空的爱恋》中,小玩子和张楚楚也是双人穿越。但是,这两部电视剧的双人穿越,是彼此都知道的,或者说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就发现对方也穿越了,而《你好,李焕英》是在故事结尾,贾晓玲才通过一个小细节才发现李焕英也穿越了。

观众都以为只是一人穿越,结果最终却是二人穿越,因此产生了极大的戏剧效果,大大升华了电影的主题,但是这一设定的处理难度很大,很容易经不起推敲,因为李焕英是穿越回到了自己身上,这一点就很难得到合理解释。如果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其实李焕英的表现也并不完全符合穿越的设定,有一些地方和穿越的设定也存在矛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焕英穿越回去后应该对所有事情都很清楚,因为她已经亲身经历过一遍,而且她肯定不会再是少女活泼可爱的性格,而会是中年妇女比较成熟稳重的性格。再说贾晓玲应该对自己的母亲很熟悉,应该是能感觉出来的,就算李焕英是在配合女儿演戏,但也不可能天衣无缝,一点破绽都没有,所以电影在这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这些问题也并不影响作品的思想深度,而且穿越本来就是不可能实现的,无法自圆其说,所以这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否则整个作品都站不住脚了。

《你好,李焕英》既能收获好评,又能收获高票房,总结起来主要就是三点:一是让人大笑的喜剧,二是结尾的大反转,三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感同身受,难以释怀的亲情。《你好,李焕英》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关键还是在第三点,因为它真实地反应了当今中国由于历史传承,以及社会快速转型而形成的特有的亲子关系,所以才能让大部分观众产生共鸣。

当然,贾玲也是运气好,碰上了触底强势反弹的2021年春节档,所以有望通过一部处女作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并且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在经历了不一般的2020年之后,大家都有很强的观影需求,恰好又有这么一部能让人笑,能让人感动的高质量的有诚意的作品,即使电影票偏贵,大家也都愿意买单,这就是观众对于好作品的认可。

二、明明是喜剧电影,为什么会看哭观众

看完《你好,李焕英》之后,很多人都总结说:前半段笑得有多开心,后半段哭得就有多惨。从带动观众情绪的角度来说,《你好,李焕英》是非常成功的,这也说明这部电影确实很不错,因为只有一部好的电影才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让观众产生共鸣,甚至潸然泪下。

但是,这明明是一部喜剧电影,为什么会看哭观众呢?《你好,李焕英》之所以能看哭观众,跟喜剧的成分关系不大,最主要还是因为亲情这一点。换句话说,即使这不是一部喜剧电影,它所呈现出来的关于亲情的内容,依旧还是会让观众泪如雨下,只是不再有大笑之后又痛哭的强烈反差了。

中国人在亲情面前向来都是很脆弱的,很容易被触动,因为中国人的亲子关系太复杂,牵涉了太多的情感与利益纠葛。中国人之所以很容易被亲情触动,尤其突出的一个因素就是愧疚感。

很多人看完《你好,李焕英》之后会哭,其实更多不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是出于对父母的愧疚感,电影中也大大强调了这一点,比如说在冷特母亲住院这一段,冷特的父亲痛骂了冷特一顿:“你什么时候让你妈省心过?要不是因为你,你妈她能住院吗?给我滚!”

良心发现的冷特也感到很自责,之后又对贾晓玲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妈把我生下来,我就没让她省心过,从小到大我没有做过一件让我妈高兴的事情。我爸说的没错,如果不是因为我,我妈肯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一定会过的比现在幸福吧!”这段话对贾晓玲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不仅推动了情节的继续发展,更是点明了整部电影的主题。

很多观众可能也会有和冷特同样的想法,所以在最后的大反转上演之后,大家感同身受,再联想到自己的父母,心里觉得很愧疚,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出来。尤其是李焕英在贾晓玲面前假装买了车票,最终却在大雪中走回去的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很多人,再加上贾晓玲在一旁极具感染力的痛哭,大部分人都会热泪盈眶。

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参加学校举办的感恩演讲,主要内容就是强调父母多么不容易,为孩子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孩子听完演讲之后往往都会很内疚,尤其是有父母在场的时候。在主持人的带动下,父母孩子会抱头痛哭,整个会场也会哭成一片。《你好,李焕英》和这种感恩演讲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你好,李焕英》的方式比较委婉,不是说教性的,也不是强迫的,更不是道德绑架,是真正触碰到了观众内心最敏感的那一块,观众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三、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一定会过的比现在幸福吧!

从冷特的角度出发,他对贾晓玲说的那番话或许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冷特这个角色本身就是一个问题青年,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当然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麻烦。对于贾晓玲来说,这句话问题也不大,因为她从小到大确实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没有给母亲长脸。但是,这句话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

诚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确实会让父母操很多心,给父母惹很多麻烦,但这并不完全是孩子的过错,因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不是大人,对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了解,并不完全懂得社会的运行法则,所以难免会犯错,会给父母惹麻烦,让父母不高兴。这不是孩子能够左右的,如果说孩子总是犯错,总是惹麻烦,其实更多的应该是父母的问题,因为他们没能管教好孩子。孩子的可塑性都是很强的,只要管教得当,孩子不可能一直都犯错,一直都惹麻烦。

孩子的成长也是需要试错的,试错的成本当然只有让父母来承担,这也是为人父母的职责。只要试错成本是在合理范围内,也就是和其他孩子差不多,那么孩子就不应该受到苛责,更不应该因此产生愧疚感,觉得对不起父母。

冷特说:如果我妈生的不是我,一定会过的比现在幸福吧!这句话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并不正确。从逻辑关系上来说,是冷特的父母生了一个孩子,然后这个孩子成为了冷特,并不是冷特成为了他父母的孩子,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按照冷特的说法,如果他妈妈生的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想象中的好孩子,那他妈妈过的就会比现在更幸福,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也是不可能成立的。假设冷特的妈妈生的是另外一个孩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孩子最终还是会成为冷特,而不会成为那个想象中的好孩子。所以,冷特把自己归为妈妈过得不幸福的原因是不正确的。虽然冷特不是一个好孩子,但他妈妈过得不幸福,归根结底还是他妈妈自身的原因,或者说时代的原因,而不完全是由冷特造成的。

这也是很多很多父母存在的一个认知误区,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好都是孩子导致的,很多孩子在父母这一错误认知的误导下,也认同是因为自己父母才过得不好,所以就产生了愧疚感,觉得很对不起父母。

在电影的开头以及最后的字幕中,有这么一句话:“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这句话其实还是包含了深深的愧疚感,好像妈妈是因为我才变成中年妇女的。但是事实上,孩子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中年妇女的样子,这是因为一般女性都是20多岁生孩子,而孩子要4到5岁才有记忆,这个时候妈妈都接近30岁了,所以妈妈在记忆中自然就是中年妇女,而不是花季少女的样子。

这是正常的自然生长衰老现象,和孩子没有多大的关系,即使女性不生孩子,他们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不会因为没有孩子就容颜永驻了。同样,妈妈长白头发也都是自然现象,和孩子关系不大,并不是孩子听话,让妈妈省心,给妈妈长脸,妈妈就不会长白头发,不会变老了。当然,有很多妈妈的确因为带孩子日夜操劳,没有好好的保养而有些显老,但没有好好保养也不应该怪到孩子身上,孩子更不应该产生这样的想法。生了孩子之后依旧光鲜亮丽的妈妈也不是没有,所谓的辣妈就是。一个妈妈能不能成为辣妈,主要还是取决于她自己和她的丈夫以及家庭情况,跟孩子没有多大关系。

只要有钱,女性生孩子之后,可以请月嫂,请奶妈,请保姆,自己仍然可以活得很轻松,很靓丽。在《红楼梦》中,高贵的夫人奶奶们就是这样的,她们只管生孩子,照顾孩子则是奶妈和丫鬟的事情,所以她们生完孩子之后依旧还是光鲜亮丽的。

所以,有没有钱,有没有社会地位才是问题的本质。那些怪孩子让自己过得不好的父母,即使没有孩子,他们往往也过不好,因为根本就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他们自身的问题,或者说是时代的问题。

四、愧疚感是怎么产生的

虽然看起来很感人,但在亲子关系中,愧疚感其实是非常不好的,无论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愧疚感,还是孩子对于父母的愧疚感,都会让爱变质。在任何人际关系中,愧疚感都会给人以沉重的负担。愧疚感一旦产生了,人际关系就不再是平等的了,或者说因为人际关系是不平等的,才会有愧疚感产生。所谓的愧疚感,重点就在于一个欠字。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一方亏欠另一方,那么亏欠的一方在道德上就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会感到很有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欠人情的原因。

亲子关系中愧疚感的产生,和生存是密切相关的。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首先要考虑的都是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其他。千百年来,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生存得不到保障,人们都需要抱团取暖,所以才有家庭和宗族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式亲子关系一直都是一种互相依附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互相依赖,子女小时候需要父母养育,而父母老了则需要子女养老送终。

对于父母来说,要确保自己老了之后孩子给自己养老送终,就必须想办法控制住孩子。孩子小时候很好控制,长大了就不一定了,所以必须在孩子小时候就灌输孝顺的意识,要让孩子听话。由于父母们都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整个社会也会形成孝顺父母,听父母话的道德氛围,统治阶级也会带头倡导孝道,如果有人不这样,就会在道德上有亏,被别人瞧不起,甚至还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父母们为了让孩子学会孝顺,让孩子听话,以及让孩子不要给自己惹麻烦,往往也都会通过强调自己多么多么不容易,为子女付出了多少,没有子女自己又会怎么怎么样来让子女产生愧疚感。这其实就是一种道德驯化,父母用行动和语言告诉孩子,我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听我的话我才会对你好。孩子一旦产生了愧疚感,往往就会特别懂事听话,父母管教孩子就会轻松很多,孝道的存在也是基于这一点的。

但是这样一来,孩子虽然是好管教了,父母也省心了不少,但被愧疚感笼罩的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会特别缺乏内生动力,自我认同感很低,认为自己是父母的负担,一生下来就有原罪,父母的一切不幸都是自己导致的。这种孩子在农村比比皆是,具体表现就是很懂事、早熟、自卑。

愧疚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人格发育,有的人可能终生都无法摆脱这种负面影响,甚至还会把这种亲子模式延续下去,用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中国历史千百年来基本上都是这样,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自发地孝顺父母。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为养育子女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一点,很多孩子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尤其是在长大结婚生子之后,更会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牺牲太多,所以心里很过意不去,觉得对不起父母,这也就是所谓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再加上父母和社会的引导,这些孩子会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亏欠父母很多,认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还特别看不起那些不孝顺的人。

很多子女之所以愿意回报父母,其实更多的不是出于爱(爱也不需要回报,只需要回应),而是出于愧疚感,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太多,牺牲太多,自己亏欠父母太多,所以才想要回报父母,减轻自己的愧疚感,甚至于负罪感。

当然,并不是所有父母都为子女付出了很多,有的父母不仅没有为孩子付出什么,反而给子女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这样的父母就很难让子女产生愧疚感了,只会让子女产生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就表现为一种相爱相杀的模式,就是一方面很在乎,一方面又要伤害。在乎的一方面体现在,父母在天性上基本都是疼爱自己孩子的,都希望孩子能吃好穿好,能开心快乐。伤害的一方面体现在,因为面临生存的挑战,父母为了控制孩子,不让孩子给自己惹麻烦,也让孩子长大了能孝顺自己,回报自己,会对孩子进行打压式教育,要求孩子遵从孝道,两个字简单概括就是“听话”。所以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父母们都很喜欢听话的孩子,也经常把听话的孩子和好孩子划等号。事实上,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而且,听话和孩子的天性是相违背的,只有被驯化过的动物才会听话。大人们和孩子相比似乎更懂事,但这无非是被社会驯化的结果,并不值得骄傲。

在相爱相杀的亲子模式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可以说是爱恨交织。父母养育子女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所以希望一直控制住孩子,不让自己的付出打水漂。而子女小时候需要依赖父母,离不开父母,但长大后又迫切地想要独立,想要脱离父母的控制。然而在宣扬孝顺的社会氛围下,往往都是子女屈从于父母,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行事,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想背上不孝的骂名。

很显然,这种互为人身依附关系的亲子关系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讲究自由与平等的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人也越来越抗拒这样的亲子模式,提倡父母子女之间应该平等地相处,应该互亲互爱,而不应该继续强调不平等的孝道文化。然而,孝道文化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

父母通过愧疚感来控制孩子当然也是不对的,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这也是无可避免的。父母要确保自己能在生育中获利,就必须要用愧疚感以及更强大的孝道来控制孩子,因为如果控制不了孩子的话,在孩子身上的付出就有可能得不到回报。

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说法太现实,忽略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因素。但是实际上,在生存都不能得到保障的时代,所谓的亲情是无足轻重的,否则史书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易子相食的记载了。也就是在现代社会,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人类社会也更文明,大家才更关注亲情,但这并不代表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这也就是管子所谓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只有吃饱穿暖,才能考虑其他的事情。

五、人为什么要生孩子?

有人会说,父母养孩子会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金钱,如果父母把这些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都用在自己身上,肯定会过得很好,所以父母过得好不好和孩子当然有很大关系。这话看起来有道理,实际上也不对。这就要涉及到为什么人要生孩子的问题了。

绝大多少数人一生都要经历结婚生子的过程,但很少有人想明白了为什么要生孩子的问题,只知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结婚生子,没有为什么。

事实上,为什么要生孩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大家也可以说出很多理由来,但要明白一点,利己性(也就是自私)是人类的基本特点之一。人类是具有智慧的高等动物,不会对亏本生意感兴趣。所以,人类之所以生孩子最主要还是因为有利可图。对于古人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的私人财产,是廉价的劳动力,是要用来养老送终的,这才是古人热衷于生育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大家都不愿生育的主要原因,因为现代社会孩子不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而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是专家们口中的“人口红利”,也是父母嘴上说的“四脚吞金兽”。在现代社会,生孩子这件事已经变成了一种亏本生意,是个无底洞,年轻人当然都不怎么感兴趣了。当然,年轻人只是对生孩子不感兴趣,并不是对异性不感兴趣。

除了有利可图这一点,人之所以生孩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生孩子会很吃亏,甚至会面临生存上的威胁,这其实和有利可图也是相通的。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对于一个没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老一辈人常说多子多福,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多子多福,少子少福,无子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所以,古人之所以对生孩子如此执着,主要不是因为性欲,也不是因为父爱母爱,而是因为孩子就是财富,就是资源,就是力量,没有孩子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另外,生孩子的决定权一般都不在父母手上,而是在父母的父母手上,也就是祖父母的手里,同时也在整个社会手里。换句话说,每一个正常人都是要生孩子的,没人敢拒绝生孩子。即使在几十年前,年轻人基本上也没有生孩子的决定权。直到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依旧没有生孩子的决定权,被父母长辈催着逼着结婚生子,如果不结婚生子就会被父母长辈嫌弃,甚至厌恶。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还没有达到每个人都拥有生孩子的决定权的程度。也就是说,整个社会都默认每个人都要生孩子,不生孩子就是异类,要不然可能就是身体有问题。

不过,由于疯涨的房地产给了现在的年轻人当头一棒,尽管很多年轻人并没有真正掌握生孩子的决定权,依旧还是要被父母催婚催生,但他们还是获得了和掌握了生孩子的决定权的年轻人一样的权利,那就是不生孩子,不过他们不生不是因为不想生,而是因为生不起,养不起。这也是中国社会的生育率迎来断崖式下降的重要原因。

所以,大家之所以不能不生孩子,不能把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金钱用在自己身上,是因为大家没有选择,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还可以进行选择。生而为人,绝大多数人的人生中都只有生孩子这一个选项,而没有不生孩子这个选项,直到现在依旧如此。

另外,对于父母养一个孩子会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金钱这一点,并不是一直以来都成立的。也就是在现代社会,养育孩子的成本和代价才如此之高,而在古代社会,对于一般人来说,养一个孩子其实并不需要多大代价,最多就是婴幼儿时期需要照看一下,等到孩子能走路说话之后,基本上就可以为家里干活了,父母也不用操什么心了。而在现代社会,孩子都要接受教育,如果读到大学的话,可能20多岁还需要父母供养,这在古代是很少见的。

所以,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本来就不会为孩子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他们也没有这些空余资源,所以自然就不存在把这些时间、精力和金钱用在自己身上,自己就会过得很好的可能性。而且,如果他们不生孩子的话,还会过得更惨。

对于现代人来说,很多父母确实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他们把这些时间、精力和金钱用在自己身上,可能也会过得很好,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没有选择,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出生的一代人,也就是以李焕英为代表的60和70后,他们是处于历史转折点的一代人,也是被历史捉弄的一代人。

六、60后和70后是社会快速转型中做出巨大牺牲的一代人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父母生不生他们不是他们能决定的。而由于一直以来生孩子的决定权不在个人手里,父母生不生孩子也不是自己能完全决定的,而是时代和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的。在生孩子这件事上,父母和孩子都没有选择,父母总是要生孩子的,孩子总是要出生的,这是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情,所以必然就要存在这么一种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虽然和血缘有关,但和其他人际关系一样,主要还是利益的结合与博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亲子关系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一直以来,父母在亲子关系都处于主导地位,并且是获利方(或者说不生孩子会很吃亏),所以人类才能繁衍至今,要是生孩子变成亏本生意的话,人类的繁衍就会遇到麻烦。在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人类的繁衍确实出现了问题,发达国家无一没有跌入“低生育陷阱”。

正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由于近代以来的发展落后于西方世界,又被西方国家压迫和侵略,所以生产力一直比较落后,经济基础也很差,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整体实力才逐渐增强,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才逐渐提上来。

改革开放虽然让中国发展起来了,但是发展太快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在短短的三四十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社会快速转型,社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受到极大的影响,亲子关系更是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特有的中国式现象,这些现象集中体现在60后和70后与80后和90后之间的亲子关系中,也就是以李焕英和贾晓玲为代表的两代人之间。

对于60后和70后来说,他们生于那个时代,对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点他们几乎没有选择,他们只能选择和谁结婚,和谁生孩子,不能选择生不生孩子,甚至有的人连和谁结婚,和谁生孩子都没得选。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80和90后如果处于60后和70后的时代,他们面对的也是完全一样的处境,不会有什么不同,这就叫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60后和70后必须要完成生孩子这一门必修课,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有了80后和90后的出现。但是,60后和70后父母要面对的却是他们的父母,以及历史上的一些父母可能从来都没有面对过的局面。对于60后和70后来说,他们小时候生活很艰苦,长大成家之后虽然遇上了改革开放,有很多挣钱的机会,但他们挣得也不多,而且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大多数人挣的都是辛苦钱。60后和70后虽然挣了一些钱,但他们在子女身上也要花很多钱,这些钱远远超过在他们小时候他们的父母养育他们时花的钱(排除通胀因素),因为80后和90后的养育成本远远高于60后和70后,最重要的一项成本就是教育支出,如果孩子要读大学的话,父母就要供养他们到20多岁,开销不可谓不大。而60后和70后,他们可能在十几岁就没学上,要为家里干活挣钱了,这一进一出又是巨大的差距。

社会的快速转型,让60后和70后在养育子女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可能是他们在生孩子之前没有预料到的,而且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但是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他们想不养也不行了,所以只能辛辛苦苦挣钱,把孩子养大成人。很多人也因此失去了自我,一辈子都是在为子女而活。

60后和70后正好处在一个转折点上,这是一个生孩子从有利可图变成亏本生意的历史转折点,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高了,养育孩子的成本就远远高于以往任何时代。现代化社会“低生育陷阱”的出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前养孩子,只要饿不死能长大就行了,而现在养孩子,必须要让孩子接受教育,否则长大后就只能生活在社会底层,而教育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在60后和70后之前,生孩子都是有利可图的,而在他们之后,生孩子开始变得无利可图了,反而还会亏本。这就是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中国人从罚款也要多生孩子,变成了即使开放二胎却连一胎都不愿意生

社会发展太快,60后和70后是牺牲最大的一辈人,他们在小时候没享受过什么,长大成人之后又一直为儿女操劳,等以后老了,如果没有养老金也享受不了什么。他们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却太少,成为了社会快速发展和快速转型下的炮灰。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但他们生在这个时代,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对于60后和70后的牺牲,很多80后和90后其实都是看在眼里,所以他们才会对父母感到如此愧疚,在看完电影后会动情落泪。80后和90后从父母那里获得的东西太多了,而这些东西都是60后和70后辛辛苦苦挣来的,他们自己没享受多少,大部分都给了80后和90后。

七、80后和90后的成长过程同样带着伤痛

李焕英在和贾晓玲喝酒时,对贾晓玲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句话看起来很令人感动,其实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绝大多数父母肯定都希望子女健康快乐,但他们还会对子女有各种要求和需求,不可能只让子女健康快乐就行了。而且在这些要求和需求面前,子女的健康和快乐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尤其是快乐更加无足轻重。别忘了,李焕英也对贾晓玲说过:“你什么时候能给妈长回脸!”,贾晓玲听到这句话是绝对不可能快乐的。

贾晓玲穿越回去之后,做的一切无非就是想要让李焕英高兴一次,给她长回脸,这其实还是出于她对于母亲的愧疚感,更是出于她母亲对她的要求,而这两者显然都不是真正的爱。

出自同一个人之口的这两句矛盾的话,其实就是中国式亲子关系中父母子女之间相爱相杀的具体表现。虽然父母都很爱孩子,爱到浓时甚至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孩子,包括生命,比如说李焕英不顾一切去接从空中掉下来的贾晓玲,最终被砸伤,但是回到现实中来,父母对于子女始终还是存在利益诉求,比如给自己长脸这一点。绝大多数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其实都是攀比的工具。

很多人应该都听父母说过这样一句气话:“我生你有什么用?”这句话的含义不言而喻。绝大多数孩子的诞生都是伴随着父母的利益考量的,绝大多数人生孩子也都是因为对孩子有所求,如果对孩子没有所求的话,他们也就不会生孩子了,那世界上也不知道要少多少孩子。只有那些有钱人,才有可能只是因为喜欢孩子而生孩子。

60后和70后父母虽然为80后和90后子女付出了很多,但人都是自私的,天底下也不存在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他们还是和以往的父母一样,并不是完全心甘情愿为孩子付出,也是要孩子回报自己的。他们也想要牢牢控制住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所以,60后和70后父母和以往的父母一样,也会像千百年来的父母一样,给子女灌输孝道观念,通过强调自己多么多么不容易,为子女付出了多少,没有子女自己又会怎么怎么样来让子女产生愧疚感,以便于控制孩子,让孩子听话。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80后和90后都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内生动力不足,自我认同感很低,简单地说就是自卑。尤其是很多来自农村的80后和90后,他们和城里的80后和90后相比,普遍要更内向自卑,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父母有意无意给他们造成的伤痛。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并不承认或者不知道自己有讨好型人格。

所以,对于80后和90后来说,虽然他们从60后和70后那里获得了很多东西,但是他们和以往任何时代的孩子一样,在相爱相杀的亲子模式中,成长也是带着伤痛的。不同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接受了教育,懂得了伤痛就是父母带来的。但他们也明白父母的无奈,也知道父母是真的很不容易,他们很清楚自己可能一生都还不上欠父母的债,所以即使父母给自己带来了一些伤害,但他们还是会对父母感到愧疚。

八、人要为自己而活,不为父母,也不为子女

有这么一句俗语:清官难断家务事。清官之所以难断家务事,不是因为清官水平不高,而是因为家庭事务错综复杂,各种利益纠葛牵扯不清。家庭中所包含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和其他类别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在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个人利益是高度糅杂在一起的,而且还涉及情感因素,很难分得一清二楚,即使是当事人都不一定能分清楚,所以这就不是一个法律能解决的问题,即使是青天大老爷再世,也难对家务事做出公正的判决,让每个人都满意。

由于家务事很难分得清楚,所以有时候就会给人带来很多苦恼。中国式的亲子关系就是如此,很多中国人的一生,为父母而活,也为子女而活,就是从来都没有真正为自己而活过,他们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是父母子女,而不是自己。

不过,虽然很多父母看起来一切都为子女着想,但实际上还是为了自己,他们之所以打着一切都是为了子女的旗号,是因为他们的个人利益和子女深度挂钩,只有子女好了,他们才能好。有很多父母都把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是很可悲的,对于孩子来说,这显然会是很大的压力,也是不公平的。

受到时代的限制,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无奈,以及不可抗拒的命运,60后和70后就是这样的一代人,他们的命运被时代左右,自己无力与时代对抗。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人们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现在的年轻人就远比60后和70后幸运,虽然生活依旧不容易,但他们有更多选择。

对于这些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年轻人来说,一定要明白一点:人要为自己而活,不为父母,也不为子女。

以前为了生存,一个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中间还要有配偶,一起组成家庭,互相抱团取暖,共御风险,所以人不可能光为自己而活,还要为父母,为子女而活。在这种互相依附的关系下,父母子女之间,包括夫妻之间就不可能是纯粹的情感关系,必然会牵扯到复杂的利益纠葛,也会发生很多矛盾。只有解除了人身依附,每个人都只为自己而活,才能成为独立而自由的个体,才能在平等的基础建立感情关系,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而真正的爱是不会让人产生愧疚感的。那种名为亲情,实则充满利益纠葛,在愧疚感的带动下才产生的所谓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而在现代化社会,一个人就足以独自生存,不需要再和谁抱团取暖,所以就不用再为别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就行了。当然,为自己而活不是让大家不要父母,不要子女。子女或许可能不要,但父母不要是不可能的。为自己而活和拥有父母子女也并不矛盾,为自己而活的含义是不要把自己和父母,和子女捆绑在一起,形成人身依附的关系,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该依附于任何人,也不应该让任何人依附。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真正做到为自己而活,不和父母子女互相依附依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所有人应该明白,“亲兄弟,明算账”,无论和父母子女的关系有多亲密,还是要在经济利益上分得清楚一点,该算清楚的账一定要算清楚,不要认为谈钱伤感情,其实不谈钱对感情的伤害更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感情账是感情账,经济账是经济账,千万不要混为一谈,不要用钱换感情,也不要用感情换钱,否则依然还会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局面。

对于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以及其他任何人际关系,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经济上,都要量力而行,自己能付出多少,愿意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千万不要过度付出,自我感动,又要求对方也要同等付出,甚至付出比自己更多,这是一种道德绑架,只会给对方带来伤害,只会让对方想要逃离。很多中国式父母其实就是这样的,他们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孩子身上,并以此为名为孩子付出了太多,甚至失去了自我,这些代价孩子是承受不起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还不上,所以往往就会很愧疚,想要逃离。

当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和问题,还是要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上来解释和解决,光靠人的意识是解决不了的。中国式父母之所以一切都围绕着子女转,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社会太残酷了,如果不让子女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那么他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中国社会是一个过度竞争的社会,内卷很严重,这主要还是因为人口太多,资源太少。蛋糕就那么大,根本就不够分,所以大家就能争先恐后地去抢了。关键还是要把蛋糕做大,也就是要发展,当然也要确保分配公平,否则再大的蛋糕都不够用。

不为父母而活,也不为子女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关键在于,必须要打破婚姻家庭制度的束缚。很多人会认为没有婚姻家庭的社会是很可怕的,但实际上,婚姻家庭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婚姻家庭也并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个人才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只是由于人类社会目前还处于婚姻家庭的阶段,所以大家一生下来,就生活在婚姻家庭制度之中,于是就产生了每一个人都应该和一个异性结婚,组成家庭的误解。

打破婚姻家庭制度的束缚也不意味着放弃人类的繁衍,没有婚姻家庭之后,人类才能更自由的繁衍。当生产力足够发达时,社会按需分配,每个人都衣食无忧,包括父母子女,所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必再为自己的父母子女负责,婚姻家庭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人们自由恋爱,不用依附于对方,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不是一对夫妇,而是两个独立的人,如果要生孩子,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孩子不用自己来养,会有专门的社会化抚养机构。到时候可能也没有父母的概念了,因为孩子不用再依靠父母生存,父母这一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也不重要了,每个孩子都在一起长大,享受相同的资源,这样人的出生的不平等也被打破了,不会再有靠投胎来决定命运的事情了。

其实更可能的是,以后的人类都不再有性别了,男人和女人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没有性器官的新人类,这样性别的不平等也不存在了。至于人类的繁衍,通过科技手段就足以完成,不需要人类自己再参与。甚至科技有可能发达到可以让人类的意识永生,用机械来取代人的肉体,这样人类也不需要繁衍了。

但是,只要生产力不够发达,人的生存依旧存在风险,人就不可能真正为自己而活,免不了要抱团取暖,要和父母子女,或者其他人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御风险。而当和父母子女或者其他人结成利益共同体之后,人就不可能只为自己而活着,自然也就不是自由的。

孩子应该跟谁姓?

在绝大多数人的认识中,孩子一般都是随父姓的。随父姓之所以会是社会主流,是有一定历史传承的。在古代男权社会,男人主导一切,在婚姻制度中也是一样的,男娶女嫁的婚姻模式就意味着男人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女人只是附属,甚至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当然就没有冠姓的权利。

不仅如此,古代女性嫁人之后,还要失去自己的冠姓权,要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丈夫的姓氏,现在香港也仍然存在这种婚后冠夫姓的现象,因此我们会看到很多女性的名字有四个字。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孩子随母姓其实也就等同于随父姓,因为母亲就是随丈夫姓的。

直到如今,社会依旧还是由男性主导的,所以子随父姓也还是普遍现象。不过,随着社会转型,现代社会婚姻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应该跟谁姓也成为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法律也规定了,孩子可以跟父亲姓,也可以跟母亲姓。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名字本身只是一个代号,随谁姓并不是什么很重要的问题,但从历史上来看,随谁姓本质上是一种财产所有关系,孩子随父姓,就意味着孩子归父亲所有,是父亲的财产。如果孩子不随自己姓的话,父亲就有理由拒绝抚养孩子。事实上,在古代男权社会,如果不是入赘这种特殊情况的话,随谁姓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没有女性会同男性争冠姓权,她们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勇气,甚至可能没有这个意识。

到了现代社会,女性的社会权利不断提升,部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能力甚至比自己的配偶更高更强,那么她们自然就有实力争夺孩子的冠姓权了,所以孩子随谁姓也就成了一个问题。

在部分女性看来,冠姓权是一种很重要的权利,所以她们格外重视。冠姓权之所以这么重要,背后其实是婚姻双方的利益博弈,更是女权和男权之间的博弈。

仅从姓氏传承的角度考虑,女性完全没有必要去争夺冠姓权,因为虽然孩子是女性生的,但是冠姓权自始至终都是男性之间的游戏,跟女性毫无关系。姓氏制度本身就是按照父系传承的,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也早已经不存在按照母系传承的姓氏。所以即使随母姓,本质上还是随父姓,只不过是随孩子的外公姓(入赘的除外),因为孩子的母亲是随外公姓的,而不是随外婆姓的。

也就是说,冠姓权的争夺并不是父亲和母亲之间的矛盾,而是爷爷和外公之间的矛盾,依然还是男人之间的问题,而不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问题。

从生理上来说,姓氏的父系传承和男性Y染色体的遗传是一致的,都是传男不传女。正常情况下,也只有男孩子才会有Y染色体,有Y染色体的孩子一定是男孩子。而姓氏虽然可以传给女儿,但在随父姓的规则下,不能再传给外孙,所以只能通过儿子再传给孙子,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古人的宗庙香火也都是按父系传承的,所以如果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话,就意味着绝嗣了,姓氏也传不下去了,当然也可以招上门女婿,或者从旁支过继。

女性当然有权利争夺孩子的冠姓权,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就堕入无法自圆其说的怪圈子。女性要想争得孩子的冠姓权,就要跳出现有的姓氏制度,否则争来争去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罢了。

跳出现有的姓氏制度,意味着女性首先就要放弃自己现在的姓氏,因为这个姓氏本来也不是你的,而是你父亲、兄弟和侄子的。而因为这个姓氏不是你的,所以你争来争去到头来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姓氏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古人大都以封邑、官职等为姓,现在女性要争夺冠姓权,也可以为自己确定一个姓氏,比如说以职业为姓,以所在地为姓,或者甚至干脆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姓。

在确定了自己的新姓氏之后,女性就可以争夺孩子的冠姓权了,这个时候再让孩子随母姓,那就是真正地随母姓了,而不是看起来随母姓,实际上还是随父姓。

但是问题来了,女性自己选择一个新姓氏,然后又让孩子随自己姓,这样虽然获得了真正的冠姓权,但是有什么意义呢?在现代社会,冠姓权也不再是一种财产所有关系,就算孩子随你姓,也并不是你的财产,最多也就是证明你们之间关系很密切罢了。

所以,对于女性来说,冠姓权其实是没什么好争的,争到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姓氏的功能本来也在逐渐减弱,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大家并不关心血缘宗亲关系,所以一个人有没有姓其实都不重要了,只要有名可以称呼就行了。名字本来也就是一个代号而已,能达成这个功能就行了。而且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份证号,可以在很多场合证明自己的身份,替代了姓名的很多功能。

随着社会转型,姓氏应该会逐渐走向消亡,以后大家给孩子取名字,就只取个名就行了,不需要再加姓,这样也就不会再有冠姓权的争议了。

当然,女性要争夺孩子的冠姓权,其实很多时候也不是仅仅为了让孩子随自己姓,而是为了在婚姻关系中争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利益。看很多女性看来,孩子跟谁姓,谁就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优势,谁就拥有家庭的主导权,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她们当然就会有强烈地争冠孩子冠姓权的意愿。

除此之外,现实生活中还有双方长辈对于冠姓权的争夺,也就是爷爷和外公之间的矛盾。由于推行计划生育 “只生一个好”的政策,现代社会有大量的独生子女,对于只有独生女的家庭来说,按照子随父姓的传统,他们的家庭姓氏就传不下去了。所以孩子的外公就主张孩子也应该随母姓,理由就是男女平等。孩子的爷爷对此当然会有意见,自己的孙子不跟自己姓叫作怎么一回事?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大家也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说同时给孩子取两个姓,所以有的孩子就有两个姓,名字是四个字。在全面二胎政策实行之后,大家又想出了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的方法,这样看起来就皆大欢喜了。

实际上这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因为名字毕竟是属于孩子的。如果别的孩子都只有一个姓,而有一个孩子却有两个姓,那这个孩子很有可能被歧视和嘲笑。两个孩子不同姓也会存在很多问题,会在孩子的成长中造成很多隔阂,而且对于父母和祖父母来说,他们很可能更偏爱跟自己姓的那一个孩子,这也是不好的。

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放弃姓氏,没有姓氏就不会存在冠姓权的问题。姓氏本来也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是社会转型太快,老一辈人还不能完全适应,他们对于冠姓权还是很执拗的。取两个姓和两个孩子不同姓可以作为过渡方式,等得大家都适应了没有姓氏的时候,给孩子取名都不再加姓氏,姓氏自然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压岁钱是孩子的,也是父母的

每到过年,无数的父母和孩子都会因为压岁钱而发生矛盾,因为孩子们都认为压岁钱是自己的,应该自己保管,而父母们却会以各种理由,又哄又骗,从孩子们那里把压岁钱拿过来。一般来说,压岁钱到了父母手里之后,基本上就很难再回到孩子手里了,所以孩子们往往都不愿意把压岁钱给父母。

那么压岁钱到底应该是孩子的,还是父母的呢?

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压岁钱是红包的一种,而红包的法律性质是赠与,赠与行为发生后,赠与的财产就归受赠人所有。也就是说,压岁钱发给孩子之后,就归孩子所有了。所以从法律上来说,压岁钱是属于孩子的。

但是,孩子受到年龄限制,不具备独立民事能力,所以压岁钱应该交给监护人,也就是父母来保管。不满8岁的孩子无法独立实施民事行为,个人财产都应该由监护人管理,8岁到18岁的孩子具备部分民事能力,可以合理支配一部分个人财产。需要指出的是,父母只能保管孩子的个人财产,不能随意支配,更不能用于自身的消费。

虽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压岁钱是属于孩子的,只是需要父母保管而已,但是实际上却没有这么简单,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律尽管是至高无上的,但却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事实上,仅仅通过法律手段,无法解决父母和孩子之间由于压岁钱而产生的矛盾。孩子当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强迫父母归还压岁钱,但他们可能会失去更多。

之所以光靠法律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赠与上,法律规定赠与的财产属于受赠人,但是现实中往往并没有这么简单。赠与这一行为是很复杂的,表面上看起来是单向行为,实际上是双向的,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赠与别人财产,肯定是因为得到过什么或者未来能得到什么,才会赠与别人财产。

人类社会能存在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价值交换,生活中也到此都充斥着价值交换,比如用钱买东西(商品交换)。赠与行为同样也是价值交换,只不过不属于常见的商品交换,赠与行为交换的东西一般都是抽象的,比如说情感。男生给女朋友发红包,这也是一种赠与行为,而男生之所以愿意给女朋友发红包,是因为两人有不一般的感情关系,男生能通过这种赠与行为获得满足感或者说幸福感,当然还有可能获得其他东西。

父母长辈给孩子发压岁钱也是一样,可以通过这种赠与行为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以及让孩子在感恩意识的驱动下,在长大后有能力时给予回报。发压岁钱也有其特殊之处,除了直系长辈之外,其他长辈给孩子发红包其实就是一种默认的人情交换行为,也就是你给我的孩子发压岁钱,我给你的孩子发压岁钱。这种压岁钱不同于直系长辈发的压岁钱,本质是一种人情往来,只不过是体现在孩子身上罢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法律规定,压岁钱也并不是就完全归孩子所有。如果孩子们非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捍卫自己的权利,那么最终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大家把这种人情往来都放在大人身上,不再给对方的孩子发压岁钱,那孩子们就拿不到这一部分压岁钱了,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也越来越大,甚至超出了部分家庭的承受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当然不可能把压岁钱全部都给孩子。

说白了,赠与和慈善是一样的,是强迫不来的,如果非要强迫,最后换来的可能就是对方的不配合,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在压岁钱的问题上,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对立。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孩子们可以完全主张自己对于压岁钱的支配权,但数额一定要适当,而且不能随意挥霍。从父母的角度出来,父母们要尊重法律,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对于压岁钱的支配权,不要打压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物权意识,属于孩子的财产就应该让孩子支配,家长不应该过多干涉,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些建议。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学会理财,也就学会是如何支配钱财。父母之所以不愿意把压岁钱给孩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怕孩子乱花钱,如果孩子懂得理财,能合理花钱的话,那么给孩子一部分压岁钱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对于家长们来说,最关键的还是不要为了攀比,给孩子太多的压岁钱,然后又以各种理由收回来,这当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说严重点就是不讲诚信。有多大的能力,有多强的意愿,就给孩子多少压岁钱,然后让孩子自己支配压岁钱,这样才皆大欢喜。

不过,给孩子多少压岁钱往往也不是哪一个家长能决定的,而是整体社会氛围决定的。有的家长也不想给孩子太多压岁钱,但是别人给了你孩子很多压岁钱,你总不可能给别人孩子太少。这就是人情社会让人很无奈的地方,大人们被迫多发压岁钱,然后又要从孩子手里拿回来,最后搞得大家都不开心。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也都是平常的一天

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地球自转一圈产生了昼夜更替,一天就是这么来的;地球的公转则产生了四季变换,一年就是这么来的。当然,四季的产生还和地轴倾斜有关。另外,并不是地球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昼夜交替,有的地方四季轮回也并不明显。

除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月球的公转(自转)对于人类也有不一般的意义,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月亮就盈亏一次,一个月就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都和地球以及月球的转动有关,人类是以地球和月球的转动周期来对时间进行度量的。

地球和月球的转动是有周期的,然而时间却是没有周期的。因为物质的运动是不可逆的,所以时间永远是向前的,回到过去的时空穿越在理论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实际上,地球和月球的转动也没有真正的周期。周期的含义是物体进行重复的运动,在一定的时间后又会回到最初的状态。地球自转一圈看似是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然而由于地球也在公转,所以自转一圈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同样,地球公转一圈也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因为太阳系也在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又在绕着更大的星系在转……

也就是说,从整个宇宙的角度来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期运动,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同样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期运动。地球和月球一旦离开了某个位置,就再也回不去了,时间也是一样,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

或许是因为周期性(或者说掌控时间)能够给人类带来安全感,减轻人类对于未知的恐惧,所以人类非常在意时间的周期性,在定义时间时也给时间强加了周期性。人类尤其重视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周期,于是人类社会就有了包括圣诞和春节等在内的各种节日,以及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等各种纪念日,这些节日和纪念日的含义就是每过一年的时间,大家就会庆祝或纪念一次。

从自然规律上来说,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发生了就已经是过去式,不可能再改变什么,所以所有这些人为规定的节日和纪念日,不过都是人类的自我安慰和自娱自乐罢了。但这无可厚非,因为这可以让人类获得一种掌握时间的错觉,能减少对未知的恐惧。对于人类来说,这是很重要的。

事实上,每一天其实都是新的一天,并不是过去任何一天的重复。每一年也都是新的一年,不是过去任何一年的重复。虽然人类可能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相同的事情,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也会存在周期现象,但这并不代表时间是重复的。不管人类如何定义,时间都不会重复,只会一直往前。

每一天也都是平常的一天,不会因为在一年前或者很多年前的这一天发生过什么事情就变得与众不同,所谓的不同都是人为赋予的。人类需要安全感和仪式感,所以就产生了各种节日和纪念日,这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人类的合理权利,但人类不应该被种种节日和纪念日所束缚,而应该坦然对之。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也都是平常的一天。人类活在当下,应该着眼于可控的未来,而不是紧盯着不可更改的过去,甚至为之所束缚。

论性别的消亡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和性别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人类是有性生殖动物,需要两性结合才能产生后代,如果人类没有性别之分的话,就无法完成繁衍,没有了后代,那么文明就无法传承下去。

当然,如果人类是无性生殖的话,那就不用管性别的事情了,因为根本没有性别之分了。不过从遗传理论上来说,有性生殖是优于无性生殖的,有性生殖的方式可以增加基因突变、重组的概率,确保遗传的多样性,使后代更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在物种竞争中更有优势。所以,人类和大部分动物都采用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衍。

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有性生殖确实有竞争优势,所以这么多动物,包括人类这样的高等动物都采用了有性生殖的生殖方式。如果人类不是有性生殖的话,那么人类或许就不能进化为高等动物了,而是其他某一种有性生殖动物进化为高等动物,取代了人类现在的位置。从逻辑顺序上来说,人类是因为采用有性生殖的生殖方式,才具备了进化为高等动物的基础。

既然人类注定是要采取有性生殖的生殖方式,那自然就无法回避性别这一因素,因为性别是有性生殖的前提,只有有了不同性别的人,人类才能完成繁衍,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

不过,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之一是公平,然而由于性别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做到真正平等的,至少在性别上就不平等。因为男性和女性在生殖中承担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在生理上有很大的区别,这种生理上的区别就是性别不平等的生理基础。不能消除生理上的区别,就很难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呢?那当然就是男女在生理上不再有区别。也就是说,当人类不再有性别之分时,男女自然就平等了,因为性别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说当所有人的性别都是一样的,那么大家在性别方面自然就平等了。

要消灭性别不平等,前提就是消灭性别。消灭性别不是消灭女性,也不是消灭男性,而是消灭男女两性之间的区别,让男性和女性变得一模一样。消灭性别之后,剩下的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是一种新的不分男女的人。

但是问题又来了,人类是有性生殖的动物,如果都没有性别之分,该怎么繁衍呢?也就是说,如果人类为了追求平等而让性别消亡了,那么在此之前必须要首先解决繁衍的问题。或者人类能从有性生殖过渡到无性生殖的话,那也就不需要有性别之分了。

这看起来或许有些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但对于聪明的人类来说,也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现在就已经掌握了克隆这一无性生殖方式,理论上可以实现人类的繁衍,当然由于伦理道德以及安全因素等的限制,对人类进行克隆暂时是不被允许的。不过这至少证明了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改变自身的繁衍方式。克隆也确实不是一种完美的无性生殖方式,因为克隆产生的后代遗传基因和原来的个体一样,这不利于遗传的多样性,有可能会降低人类的物种竞争力。不过,人类已经发展到人工选择远胜自然选择的阶段,暂时不必担心被其他物种击败。

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考虑,人类未来或许可以发展比克隆更先进的无性生殖技术,可以让任意两个人,甚至多个人的基因重组,这样就能确保遗传的多样性了。人类甚至可以掌握编辑基因的能力,成为真正的造物主,那时候就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了。

当人类发展到性别消亡,进入无性生殖的阶段之后,人类的繁衍也不需要自己再亲自参与了,只需提供自己的遗传物质,让专门的生育机构去完成生育就行了。其实,到那个时候,生育恐怕也不再是个人行为了,个人对于生育已经不会再有需求,整个人类会有计划地进行集体生育以及社会化抚养,婚姻、家庭和父母的概念也会淡化,甚至不复存在,那将是一个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很难理解的社会。

在未来的社会中,人类没有性别之分,也不再有性器官,每个人从内到外都是一样的,至于性交带来的快感,将会由其他的东西来取代。

为什么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

春节是中国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中,春节比其他任何节日都更重要。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人都失去了对春节的期待和渴望,都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没有意思了,因而都非常怀念以前过年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呢?

要彻底弄清楚为什么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首先要弄明白几个问题:

什么是年味?

为什么以前过年有年味?或者说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以前过年有年味?

然后是为什么大家觉得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

没有年味又意味着什么?是好事还是坏事?

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这件事或许并不能完全达成共识,因为在一部分人群看来,现在过年还是有年味的,很多人也还是非常期待过年的。这很好理解,所处角色的不同,以及对年味的理解不同,大家对过年有没有年味这件事的认识可能就是不同的,毕竟这更多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完全是客观事实。

因此,为了达成更大范围的共识,就必须要对年味做出比较明确的解释,确保大家理解的年味是同一个东西,不然就没有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了。这也是评价事物的标准化操作,那就是要先确定标准,然后才能进行评价,没有建立在明确合理标准下的评价是站不住脚的,也很难得到共识。

那么在大多数人看来,年味究竟是什么呢?

顾名思义,从字义上来解读,年味就是过年的味道。过年不必再解释,味道则是指人通过味觉和嗅觉感受到的东西,引申为趣味、意味等意思。也就是说,年味就是大家在过年的时候感受到的趣味,既是一种生理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乐趣。

比如说,过年有一系列年俗,大家要备年货、祭灶神、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发压岁钱、给长辈拜年等等,这些事情就能让人感受到年味。过年还有一些特别的食物,只要一见到这些食物,尤其是在吃年夜饭(或是午饭)的时候,大家就能感觉到浓浓的年味。

能不能感受到年味,和氛围有很大关系,大家都做过年才做的事,吃过年才吃的东西,都穿上过年才穿得上的新衣裳,脸上都露出笑容,也就自然而然能感觉到年味了。如果没有这些氛围烘托,那当然就感觉不到年味,或者说年味很淡。

所以接下来一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浮出水面了。

为什么大家觉得以前过年有年味呢?就是因为大家以前过年都做过年才能做的事情,吃过年才能吃到的东西,还有新衣服穿。

那为什么大家又觉得现在年味越来越淡呢?

根据以上的分析,有人可能会认为是因为大家过年不做过年应该做的事,不吃过年应该吃的东西,所以年味就越来越淡。其实不然,因为大家现在过年也要做这些事,吃这些东西,虽然没有以前那么讲究,但基本上还是延续了以前的传统。

问题其实不在于过年这一段时间,而在于一年之中没有过年的绝大部分时间。

上面说了什么是年味,大家之所以能感受到年味,除了氛围的烘托,也就是做什么事,吃什么东西等等,更关键的一点是,大家对过年充满期待。因为对过年充满期待,所以在氛围的烘托下,大家才能得到乐趣和享受。

而大家之所以对过年充满期待,是因为以前条件不好,只有过年才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还可以尽情玩耍,对于小朋友来说还有压岁钱拿,这些基本上都是平时难以满足的。大家期待过年,就是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得到这些东西。而过年时这些期待得到了满足,大家得到了这些东西,那自然就能感受到年味,觉得很满足了。

在以前,大家平时都为生活奔波劳碌,只有过年才能放松放松,休息休息,所以大家当然都期待过年了,巴不得每天都像过年一样。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因为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和以前相比,基本上也相当于每一天都在过年了,那么自然而然大家就不再对过年有什么期待了,因为不过年也能得到这些东西。

人之所以会对一些事物有所期待,新鲜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也就是所谓的物以稀为贵,因为没见过,没去过,没玩过,所以才会想要见一见,去一去,玩一玩,就像现在的旅游一样,很多人都想去祖国的大好河山去看一看,但是只要看了一次,新鲜感没了,也就没什么期待了,觉得不过尔尔。所以有人说,旅游不过就是从自己玩腻了地方到别人玩腻了的地方去玩,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好比男生女生谈恋爱一样,新鲜劲一过,也就归于平常了。一开始小男生小女生拉拉手都不好意思,一直发展到最后坦诚相见,所有的事都做了,做的次数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不过尔尔。

背后的实质是,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让人产生期待和追求,等欲望达成后,人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和追求,相应的阈值就提高了,在同等强度的刺激下就很难再得到满足,所以难以再找回以前的感觉。

人没有欲望和追求是不行的,否则就会失去动力,就好比武侠小说中一些致力于复仇的人,为了报仇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是报仇之后就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了,所以如果人一直被欲望带动,甚至被欲望控制,永远得不到满足的话,那就会活得很累很辛苦,没有幸福感。

这里也涉及幸福感的问题,所谓的年味其实也是幸福感的一种,而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有了对比,才能体现出差距,当然也会带来伤害。人的主观感觉其实是有迷惑性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感觉就有可能截然不同。

大家之所以觉得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就是因为参照物发生了变化。以前生活很艰苦,过年期间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平时,所以过年的时候幸福感很高,平时幸福感就很低。而现在,平时的生活水平就很不错,过年的时候再好也好不到哪儿去。相比之下,过年和平时之间的差距小了,再以平时为参照物,得到的幸福感就不会很高。

如果把现在过年时的生活水平和以前平时的生活水平做比较,得到的幸福感应该就会很高。但是正常情况下,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很少有人会这么对比。

俗话说:知足常乐,一个人快不快乐和幸不幸福,并不是取决于他拥有多少东西,而是取决于他拥有的东西是否多于他自己的期待。如果一个人的期待很低,很容易满足,那他自然就会很快乐,很幸福。而如果一个人欲壑难填,那么他即使拥有全世界也不会很快乐。

幸福感很低的人,往往都是更关注比自己好的,而不是比自己差的。如果想要让自己幸福感高一点,那就多关注一下比自己差的,不要总是看着比自己好的。人只要选好参照物,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愿意付出的代价可以得到什么,就给自己定什么样的目标,那么只要达成了这一目标,就应该能感觉到幸福。

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是,人贵有自知之明。更高明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幸福感和别人挂钩,而是只会把自己当做参照物,这样得来的幸福感就会更稳定,也会更满足。当然,生活在社会之中,不把别人当成参照物是很难的,尤其对那些想做人上人的人来说,不把别人当做参照物,怎么证明自己是人上人呢?

由于过年的优越性逐渐丧失,和平常的每一天不再有巨大的差距,那么它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就在不断降低,直到某个时候,过年这一天变成和一年中的任何一天一样之后,年味也就彻底消失了。因为大家对过年这一天的期待和对任何一天的期待没有两样,所以大家迎接过年就像迎接平常的一天一样。正常情况下,谁会对平常的一天的到来迫不及待,激动万分呢?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从这个角度的出发,过年慢慢地就会变成一年中平常的一天,也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当然,实际情况并不会是这样,因为影响因素太多,而且过年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东西,即使春节已经式微,但可预见的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或者换一些方式,继续影响中国人的生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过年不再有年味是正常现象。大家以前都幻想每一天都能像过年一样,现在我们基本上达到了这样的水准,如果现在过年还有所谓的年味,大家一年到头还非常期待着过年,那就说明社会没有什么进步,大家平时的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依旧很贫苦,这样反而不正常,也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为什么大家觉得现在过年没有年味了呢?就是因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平时的生活水平就和过年相差不多,当然也就对过年没有足够的期待,即使有氛围烘托,也没有以前那种满足感了。

现在过年不再有年味的本质则是因为时代变了,社会在转型。

过年的习俗和文化都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发展演化而来的,而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高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因为过年是农业社会的习俗和文化,所以进入工业社会后,过年式微是正常现象,等到中国完全进入工业社会,实现现代化之后,过年甚至有可能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它的社会功能将会由其他的新兴事物代替。

由于中国正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现代化还没有完成,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春节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还是有生命力的,只不过生命力在逐渐减弱,所以大家感受到的就是年味越来越淡,没有以前那种感觉了。

建国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农业社会阶段,大部分人口是农业人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大量农业人口进城,渐渐变成了城里人。而农村和城市有很大的区别,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有也很大的区别,农村是熟人社会,周围的人基本上都互相认识,而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平时经常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就连邻居也大都是一些陌生人。

对于这些大量的进城的农村人来说,以前大家都在农村,都是农民,亲戚朋友互帮互助,来往很多,进城之后,大家从事五花八门的工作,平时都很忙,彼此也没多少往来,所以亲戚朋友间也疏远了,过年走亲戚这一重要习俗也变得索然无味,大家在一起没什么话说,有时还会互相嫌弃,于是过年就成为了负担,那自然就没有什么年味可言了。

很多进城的农村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和一直在农村生活的老人之间有巨大的代沟,他们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经过各种渠道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而农村的老年人大都不会使用互联网,几乎和外面的世界没有什么联系,依然按部就班地按照老一代人的方式生活,和城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天差地别。年轻人一年到头都在城里打拼,只有过年期间才会回农村老家,回去就会发现和农村的生活格格不入,和很多人聊不得一块,自然对过年的感觉也就不很好了。

另外,由于回农村老家过年非常麻烦,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在城里买房安家之后,就渐渐开始在城里过年。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差别很大,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久远的传统习俗在城市中无法扎根,而少了这些习俗,过年的氛围也就大打折扣,至少是和以前的感觉不同了,所以在城市过年和在农村过年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那么自然年味也就淡了,甚至不再有以前的年味了。

和从事农业不同,城里人从事的大都是现代化的工作,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形式等,因此过年期间只有有限而短暂的假期,假期一过,就要重新回到工作中去。由于时间有限,过年期间的安排就会很紧张,如果还要在亲戚朋友间来回奔波的话,很难有良好的体验。体验不好,当然也就感受不到什么年味了,只会希望这个年快点过去,早点回归正常的生活节奏。

另外,很多人之所以感觉不到以前的年味了,和自己的角色变化也有很多关系。小孩子是最喜欢过年的,但是人总要长大,长大之后要面对各种问题,所以过年不再是享受,反而变成了渡劫。角色一换,以前的感觉当然找不回来了。

很多人怀念以前的年味,也并不是真的觉得以前过年更好,更多是因为他们对现在不满。很多人都怀念以前的生活,但却并不想回到以前。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之后,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更加多了。以前条件不好,大家很容易满足。现在条件好了,大家的要求也高了,反而更难被满足了。

很重要的一点是,以前大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大家走出了农村的小天地,可以到处旅行,也可以从网络上了解到其他人的生活。只要有了对比,高下也就出来了。自己虽然吃穿不愁,但看见别人过得更好,而且比自己好得多,自然会心理不平衡,这就是所谓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相比于生活条件艰苦,大家更讨厌不公平。社会快速发展的确带来了贫富分化,当初设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结果先富起来的人并不想带动后富,反而为了保障自己的财富和优势地位,欺压那些一直富不起来的人,大家肯定会有很大意见。

共产党能取得广大人民的拥护,就是因为带领大家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让工农阶级翻了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并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然而现在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三座大山却有卷土重来,死灰复燃的趋势,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一直试图复辟,帝国主义仍旧虎视眈眈。

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摆脱剥削和压迫,实现人人平等的大同理想,然而总会有一部分人想做人上人,因为做人上人的感觉太好了。有人做了人上人,有人就要做人下人,大家都想做人上人,那谁来做人下人呢?

所以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目的也是如此,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又有人成了人上人,广大人民又成了资本和资本家的奴隶,那大家还吃苦耐劳,含辛茹苦地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干什么呢?

综上所述,年味作为一种感觉,之所以发生了变化,无法就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世界的变化,二是主观感受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时代变了,人心也变了。

过年不再有年味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好事,因为有年味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物质匮乏,只有过年时才能得到满足,而不再有年味则代表着物质充足,这自然是好事。

年味本质上就是把一整年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都集中在过年这段时间了。过年的时候是有幸福感了,但一年之中除了过年之外的时间却没什么幸福感可言,这样的年味并不是一种好的年味,不过是物质匮乏年代的自我安慰和自欺欺人罢了,没什么好怀念的。

自以为是

自作聪明

自吹自擂

自卖自夸

自命不凡

自作主张

自行其是

自不量力

自作多情

自讨没趣

自讨苦吃

自取其辱

自食其果

自作自受

自愧不如

自轻自贱

自暴自弃

自怨自艾

自寻烦恼

自惭形秽

自欺欺人

自知之明

自力更生

自立自强

自强不息

自得其乐

自然而然

自由自在

回家过年和就地过年

有句俗话说:谁不是人生父母养的?每一个人都是父母结合的产物,正常情况下也都有一个家,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农民工(包括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和家人在空间上存在很远的距离,远到可能一年只能在春节回家一次。

按理说,人既然有家,就应该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但这是很多农民工可望而不及的,因为他们要背井离乡,到城市里去打工,但是城市又不允许他们安家,或者说他们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所以他们只能和自己的家人分隔两地。

因为农民工一年到头都在外奔波,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所以也就造就了“春运”这一人类迁徙大观,以亿为单位的中国人在同一时间段内大量迁徙,大方向是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更准确地说是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春运的主力军就是农民工,其次是学生,以及是一些走亲访友,旅游休假的人。

对于农民工来说,春运其实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残忍的不只是春运途上的一些艰难险阻,更是因为春运是人为造成的,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不可避免的事情。农民工在城市里其实就是二等公民,因为他们无法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福利,尽管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

如果可以的话,谁又愿意背井离乡,一年到头在大城市辛苦打拼,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呢?

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愿意留在家乡,天天能见到父母妻儿,享受天伦之乐呢?

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愿意在城里安家,把父母妻儿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呢?

农民工之所以成为农民工,确实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成为农民工,那可能是这些人自身的问题,如果有数以亿计的人成为农民工,那肯定就是体制性的问题。当然这也是中国发展过程很难避免的问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农民工其实就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他们和城里人一样,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只是不幸生到了农村而已。中国人口众多,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承载这么多人口,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农民就进城打工,成为工不工,农不农的农民工。

中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而农民工的定位却很模糊,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但实际上又是工人的角色;他们干的是和工人一样的工作,但因为在农村承包了土地,所以也不是无产阶级。

与其说农民工既是农民,又是工人,不如说农民工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工人。正是由于这种阶级定位上的模糊,农民工很难享受到和正式工人一样的待遇,比如说没有社保,没有退休工资,而他们原本的农民身份基本上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因为在农村挣不到什么钱,所以农民都有意愿到城里去打工,但是到了城里,农民工又享受不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再加上房价很高,买房对很多农民工来说都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大部分的农民工只能尽量在城里多挣钱,省吃俭用,然后把钱给老家的父母妻儿使用。而且为了多挣钱,往往要从年头忙到年尾,只有过年才能回家,所以也就出现了春运,有了回家过年这一说。以前农民都在家种地,就不存在回家过年这一说,都是和城里人一样,就地过年。

由于疫情的原因,全国从上到下最近都提倡就地过年,对于农民工来说,这其实是一件很滑稽的事情。本来正常情况下,就地过年才应该是常态,回家过年应该只是少数人要面临的情况。正是因为大多数农民工都要回家过年,所以国家才会提倡就地过年,避免大规模人口流动。

同样是过年,对于农民工来说,回家过年和就地过年有天壤之别。如果可以的话,绝大多数农民工应该都喜欢(真正的)就地过年,就地过年意味着自己就和家人在一起,不需要再长途奔波,遭受春运的折磨。但是因为条件所限,很多农民工一年到头都不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那就只能回家过年,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如果农民工不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的话,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这样的就地过年无异于不过年。

如果有一天,春运消失了,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和平常的节假日相差不大,大多数人也不用再回家过年,都可以就地和家人一起过年,那才说明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正好起来了。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他们都从农民工变成了市民,都可以在城里安家,把家人都接到城里,和城里人享受一样的社会福利,不用再千里迢迢回家过年了。至于那些留在农村的人,他们的身份不再是农民,农业只是他们的职业,待在农村就可以安居乐业,一家人都在一起,不用再盼望外出打工的家人回家过年。这才是社会主义应该追求并且达到的目标。

如果这个目标能达成的话,过年的习俗可能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对过年的认识和态度也会与时俱进,这都是后话了。

眼见为实和眼见不实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一句俗语,说的是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眼睛看到才是真实的,因为人是会撒谎的,而且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会失真,会出现三人成虎的现象,所以耳听为虚,而亲眼看到的就不一样了,基本上不会失真。

然而这只是经验之谈,并不是什么真理。虚实也是相对的,只是说相对于耳听而言,眼见是更可信的,但这不代表眼见就是完全可信的。事实上,眼见也有可能不实。

眼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一个把现实存在变成主观认识的过程。世间万事万物就在那里,即使没人去看,也不影响它们的存在,而人通过眼睛来看之后,就把这种存在变成了认识,变成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通过眼睛形成的图象,并不等同于真实客体。如果眼睛的技术参数发生变化,我们看的世界就会变样,但实际上世界是不会随着人眼的变化而变化的。

就好比人近视之后,看这个世界是模糊的,然而世界并没有什么变化,也不模糊,只是在你那里模糊了,别人那里并没有。那是你的问题,不是这个世界的问题。

从原理上来说,人眼就是一个光学仪器,成像的过程是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线进入到眼睛之后,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信号变成神经信号,神经信号传输到大脑,经过处理之后,我们就能看到东西了。

整个过程中眼睛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起了个聚焦光线的作用,视网膜这个传感器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传感器,就没有视觉的产生。大脑视觉中枢也很重要,因为视觉是在大脑里产生的,而不是在眼睛里。当然,整个过程的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否则就不能形成视觉了。

相机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光线通过镜头,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处理器处理之后,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或者打印出来,就是我们看到的照片了。相机比人的视觉过程要多一步,人虽然可以在自己头脑中形成图像,但别人是看不到这个图像的,而照片则可以让每一个人看到。

自从相机搭载在手机上,手机普及开来之后,每个人就多了一双眼睛,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和别人分享,这是人的视觉无法做到的。但是由于技术参数的不同,比如说相机可以搭载各种镜头,处理器算法也有很多差别,因此同一个画面,在人脑中和照片上还是有多区别的,不过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不大,大家基本上也等同视之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在相机诞生之前就存在了,虽然说眼见为实,但很难向别人证明眼见为实这一点,因为人无法分享自己看到过的画面,只能通过其他人作证,证明自己在场,但证人的证言并不是完全可信的,而且证言从嘴巴里说出来又变成了耳听为虚。

相机的诞生就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人可以通过相机记录自己看到的画面,并且分享给别人。在数字时代,大家都应该具备证据意识,在必要的时候,通过相机记录一些证据,合理合法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机记录的画面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一种是动态的。静态的就是照片,动态的就是录像,其实录像也就是动起来的照片,是通过视觉停留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播放连续的照片,人眼看到的就是动态的画面了,比如二十四帧就是一秒内播放完二十四张照片(人眼的视觉停留时间约1/24s)。如果录像帧数太低的话,看起来就会感觉不流畅,和直接通过人眼看到的世界不一样。

由于录像是由有限的照片组成的,所以和人眼实际看到的动态画面有本质上的区别,人眼看到的图像好比就是连续函数,而相机生成的录像则是不连续函数,是间断的,是有限的画面排列起来的,只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人眼不能看出区别来。

受技术手段所限,我们不可能把每时每刻的画面都记录下来,理论上也是做不到的。即使是所谓的24小时实时监控,也只是拍了有限的照片,连续快速播放出来形成的。不过只要不影响日常使用,这些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相机也不是万能的,不能完全解决眼见是否为实的问题,甚至还有可能造成眼见不实的现象。由于PS等技术的存在,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图片不一定是可信的,因为图片是可以修改的,尤其是在数字时代。经常有人说没图没真相,其实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

图片是不完全可信的,录像同样也是不完全可信的,因为录像是由有限的照片组成的,人们同样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修改,比如说去掉或增加一些照片,调整帧数,那么最后呈现的结果就可能有所不同。经过一些恶意剪辑,一段视频呈现的画面可能和事实完全相反,这种事已经屡见不鲜。要避免这些现象,就不要先入为主,默认视频就是完全可信的。

另外,由于美颜功能的存在,我们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那些靓男美女,实际上可能并没有那么好看。美颜功能就是对照片和视频的数据进行了一定的修改,造成了眼见不实的结果。很多人沉迷于相机中的自己,却不正视现实中的自己,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照片以及视频和真实世界还是有差别的,并不是一回事,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有局限性的复刻,就像人眼中的世界一样,是带着人的主观意识的。

除了技术上的问题,相机和人眼还存在同样的弊端,那就是只能展现某一个角度的画面,然而真实世界是立体的,是多维的,一个人和一台相机都不可能同时看到所有角度的画面,那么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失真的现象。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画面就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在运动场上也有这样的问题,比如在篮球运动中,有些球仅凭肉眼是很难判断的,需要通过相机来进行精确判断,然而角度不同,不同的相机记录的画面就不同,得出的结果也就有可能截然不同,所以裁判总是需要多视角画面来进行判决。

另外,虽然有了相机的存在,但是除了监控之外,一般人是不会一直拿着个相机记录生活的,大部分录像其实都是有意识拍下来的,存在一种主观能动性的作用,那这就不完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应了。

由于以上这些局限性,无论是人眼,还是相机,眼见为实都不是百分百成立的真理,眼见不实的情况也很多。只是受条件所限,在没有其他更可靠的证据的条件下,相对于耳听而言,眼见还是更可信的。耳听眼见都是感官结果,属于主观的范畴,可信度是不及客观证据的。

要了解事实真相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论上说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也就无法弄清楚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是符合真相。在测量学中就存在一样的问题,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提高测量精度,但是却永远无法知道真值是多少,如果知道真值的话,我们也就不用再测量了。

这本质上是人的主观认识与事物的客观存在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几乎不可能解决的矛盾,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存在,达到相对高的精确程度,不影响到日常生活即可,当然科学研究要求的精度会很高。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能简单地依赖一些感官来检验真理,这是不科学的,往往也是会出错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也不是什么真理,只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成立的经验之谈。对于这样的经验之谈,最好还是要有一些辨别力,不要盲信。